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中国国内贸易经济论文--商品流通论文--电子贸易、网上贸易论文

互联网金融对中国居民消费的影响--以第三方支付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4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研究方法第12页
    1.3 本文的创新第12-14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基础理论回顾第14-23页
    2.1 国外关于消费理论的文献综述第14-15页
    2.2 国内关于消费研究的文献综述第15-18页
        2.2.1 中国居民消费的影响因素研究第15-16页
        2.2.2 中国居民跨期消费研究第16-17页
        2.2.3 中国居民消费信贷研究第17-18页
    2.3 互联网金融文献综述第18-21页
        2.3.1 概念探究第18-19页
        2.3.2 理论研究第19-21页
    2.4 以第三方支付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对中国居民消费的影响第21-23页
第三章 中国互联网金融与消费发展的现状第23-33页
    3.1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历程和模式第23-25页
        3.1.1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历程第23页
        3.1.2 互联网金融的主要发展模式第23-25页
    3.2 互联网金融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5-26页
    3.3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中国居民消费的新特点第26-30页
    3.4 第三方支付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第30-33页
第四章 互联网金融对中国居民消费的影响机制第33-43页
    4.1 互联网金融对需求的影响路径第33-35页
    4.2 互联网金融对生产的影响路径第35-37页
    4.3 构建消费理论模型第37-43页
        4.3.1 基本原理第37-38页
        4.3.2 基于无交易成本和无流动性约束下的跨期消费最优模型第38-39页
        4.3.3 考虑交易成本和流动性约束下的最优消费选择第39-43页
第五章 互联网金融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实证分析第43-53页
    5.1 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第43-46页
        5.1.1 指标构建第43-45页
        5.1.2 数据来源第45页
        5.1.3 描述性分析第45-46页
    5.2 计量结果与分析第46-53页
        5.2.1 稳定性检验第48-49页
        5.2.2 回归分析第49-53页
第六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第53-55页
    6.1 研究结论第53页
    6.2 政策建议第53-54页
    6.3 本文的不足之处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期望确认模型的视频网站付费服务持续使用研究
下一篇:货币政策、现金—现金流敏感性与财务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