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视频关键帧的三维可视化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2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7页
    1.2 研究现状与研究的问题第7-10页
        1.2.1 基于整体图像的视频可视化第8-9页
        1.2.2 基于体渲染的视频可视化第9页
        1.2.3 基于布局的视频可视化第9-10页
    1.3 本文的内容以及基本结构第10-12页
第二章 可视化第12-21页
    2.1 可视化的理论第12-13页
        2.1.1 视觉第12页
        2.1.2 图的表现力与表现效率第12-13页
    2.2 图的设计原则第13-14页
        2.2.1 减少表现非必要的数据第13页
        2.2.2 清晰地表现必要属性第13页
        2.2.3 格式塔心理学原则第13-14页
        2.2.4 表现对比性第14页
        2.2.5 注释信息第14页
        2.2.6 表现因果关系第14页
    2.3 可视化的表现方式第14-18页
        2.3.1 并行坐标系(Parallel coordinate)第14-16页
        2.3.2 切尔诺夫脸(Chernoff Face)第16-17页
        2.3.3 树图(TreeMap)第17页
        2.3.4 连接图(LinkMap)第17-18页
    2.4 可视化的过程第18-19页
    2.5 可视化的必要性第19-21页
第三章 视频关键帧的3D可视化设计第21-33页
    3.1 整体设计第21-26页
        3.1.1 系统的框架第21-22页
        3.1.2 系统的层级结构第22-23页
        3.1.3 各个层级类的设计第23-25页
        3.1.4 交互操作的设计第25-26页
    3.2 各个视图窗口的设计第26-28页
        3.2.1 关键帧视图窗口第26页
        3.2.2 相关帧视图窗口第26-27页
        3.2.3 原始视频视图窗口第27-28页
    3.3 单螺旋第28-30页
        3.3.1 单螺旋可视化时序的信息第28页
        3.3.2 三维单螺旋的数学模型第28页
        3.3.3 三维单螺旋表示关键帧第28-29页
        3.3.4 二维螺旋线色带的数学模型第29-30页
    3.4 颜色的意义第30-31页
        3.4.1 渐变的彩虹第30-31页
        3.4.2 属性与渐变彩虹的映射第31页
    3.5 三维表现方式的必要性第31-33页
        3.5.1 三维可视化方式的优点第31-32页
        3.5.2 视频视图中三维用户界面的数学模型第32-33页
第四章 视频关键帧可视化系统描述第33-38页
    4.1 系统预览第33页
    4.2 系统的各个部分第33-36页
        4.2.1 KFView窗口第33-35页
        4.2.2 CloseView窗口第35页
        4.2.3 VideoView窗口第35-36页
    4.3 表现方式的对比第36-38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38-40页
    5.1 总结第38-39页
    5.2 展望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2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42-43页
致谢第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T波交替的自动检测技术研究
下一篇:嵌入式眼标系统的硬件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