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用一般科学论文--生物医学工程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生物材料学论文

原位沉积聚乳酸/羟基磷灰石复合纤维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的研究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8页
    1.1 骨缺损及修复方法第14-18页
        1.1.1 骨缺损现状第14页
        1.1.2 天然骨替代物的优缺点第14-15页
        1.1.3 人工合成材料第15-16页
        1.1.4 PLA/HA复合材料第16-17页
        1.1.5 PLA/HA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第17-18页
    1.2 骨组织工程第18-21页
        1.2.1 组织工程第18-19页
        1.2.2 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要求第19页
        1.2.3 PLA/HA复合支架的特点第19-21页
    1.3 静电纺丝复合纤维第21-23页
        1.3.1 静电纺复合纤维的特点第21页
        1.3.2 静电纺PLA/HA复合纤维的制备第21-22页
        1.3.3 静电纺PLA/HA复合纤维在骨组织修复的应用第22-23页
    1.4 功能梯度材料第23-26页
        1.4.1 生物梯度材料第23-24页
        1.4.2 生物梯度材料的制备方法第24-25页
        1.4.3 梯度纤维的制备第25-26页
    1.5 课题的目的意义、研究内容及创新第26-28页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6页
        1.5.2 主要研究内容第26-27页
        1.5.3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第27-28页
第二章 PDLLA/HA原位生长复合纤维膜对股骨缺损修复的促进作用第28-42页
    2.1 实验部分第29-32页
        2.1.1 实验材料第29页
        2.1.2 HA/PDLLA复合纤维膜的制备第29-30页
        2.1.3 复合纤维的表征第30页
        2.1.4 复合纤维的体内降解第30-31页
        2.1.5 复合纤维膜体内降解的表征第31页
        2.1.6 HA/PLA复合纤维的骨修能力考察第31页
        2.1.7 HA/PLA复合纤维的骨修能力考察第31页
        2.1.8 数据的统计学处理第31-32页
    2.2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2-39页
        2.2.1 复合纤维的表征第32-33页
        2.2.2 复合纤维的体内降解行为第33-34页
        2.2.3 股骨缺损修复的X射线观察第34-35页
        2.2.4 纤维植入4周后骨修复的组织学分析第35-36页
        2.2.5 纤维植入8周后骨修复的组织学分析第36-37页
        2.2.6 纤维植入16周后骨修复的组织学分析第37-38页
        2.2.7 骨缺损修复的SEM观察第38-39页
    2.3 HA实验结果讨论第39-41页
    2.4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三章 羟基磷灰石梯度聚乳酸纤维的制备第42-57页
    3.1 实验部分第42-49页
        3.1.1 实验材料第42页
        3.1.2 胺基和明胶梯度聚乳酸纤维的制备第42-44页
        3.1.3 胺基和明胶梯度聚乳酸纤维膜的表征第44-46页
        3.1.4 羟基磷灰石梯度聚乳酸纤维膜的制备第46页
        3.1.5 HA梯度复合纤维膜的表征第46-48页
        3.1.6 HA梯度纤维膜携载质粒DNA第48页
        3.1.7 携载质粒DNA纤维膜的体外释放第48页
        3.1.8 数据的统计学处理第48-49页
    3.2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9-56页
        3.2.1 胺解明胶接枝纤维形貌的表征第49页
        3.2.2 胺解梯度纤维膜的表征第49-50页
        3.2.3 明胶梯度纤维膜的表征第50-51页
        3.2.4 HA梯度复合纤维膜的表征第51-53页
        3.2.5 PLA/HA复合纤维HA结构的梯度表征第53-55页
        3.2.6 携载质粒DNA纤维膜的体外释放第55-56页
    3.3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四章 羟基磷灰石梯度聚乳酸纤维的细胞行为第57-66页
    4.1 实验部分第57-60页
        4.1.1 实验材料第57页
        4.1.2 细胞在纤维膜上的培养第57-58页
        4.1.3 细胞在纤维膜的增殖行为第58页
        4.1.4 碱性磷酸酶的检测第58-59页
        4.1.5 细胞形态的观察第59页
        4.1.6 细胞分泌细胞外基质的检测第59页
        4.1.7 细胞的转染效率的检测第59-60页
        4.1.8 数据的统计学处理第60页
    4.2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60-65页
        4.2.1 梯度纤维上的细胞活性表征第60-61页
        4.2.2 梯度纤维上的ALP活性第61-62页
        4.2.3 细胞在梯度纤维上的分布第62-63页
        4.2.4 细胞分泌细胞外基质的检测第63-64页
        4.2.5 细胞的转染效率的检测第64-65页
    4.3 本章小结第65-66页
全文结论第66-67页
致谢第67-68页
西南交大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事业单位岗位管理研究--以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例
下一篇:碘化-N-正丁基氟哌啶醇对缺血再灌注状态下心肌细胞肌浆网钙泵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