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第1章 劳动教养制度简论 | 第11-15页 |
1.1 劳动教养的性质、任务 | 第11-12页 |
1.2 劳动教养的对象和范围 | 第12页 |
1.3 劳动教养的审批 | 第12-13页 |
1.4 劳动教养的收容期限 | 第13页 |
1.5 劳动教养的管理 | 第13页 |
1.6 劳动教养制度的创立与发展 | 第13-15页 |
第2章 我国劳动教养工作的成功经验 | 第15-19页 |
2.1 坚持以人为本 | 第15页 |
2.2 维护社会安定 | 第15-17页 |
2.2.1 挽救违法犯罪的青少年 | 第15-16页 |
2.2.2 收治吸毒人员 | 第16页 |
2.2.3 打击和教育邪教违法者 | 第16-17页 |
2.3 积累教育挽救经验 | 第17-19页 |
2.3.1 适合中国国情 | 第17页 |
2.3.2 坚持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 第17页 |
2.3.3 不断提高教育挽救质量 | 第17-18页 |
2.3.4 坚持改革创新 | 第18页 |
2.3.5 落实综合治理 | 第18-19页 |
第3章 当前劳动教养制度面临的挑战 | 第19-25页 |
3.1 劳动教养制度的实体缺陷 | 第19-22页 |
3.1.1 现行劳动教养法律规范滞后、混乱,与上位法相冲突 | 第19-21页 |
3.1.2 现行劳动教养的范围和对象不明确 | 第21页 |
3.1.3 劳动教养期限过长,处罚过于严厉 | 第21-22页 |
3.2 劳动教养制度的程序缺陷 | 第22-25页 |
3.2.1 劳动教养制度违背程序要求 | 第22-23页 |
3.2.2 关于劳动教养的司法救济存在严重问题 | 第23-25页 |
第4章 关于劳动教养制度出路的几点思考 | 第25-34页 |
4.1 加快立法进程,优化现有劳动教养制度 | 第25-30页 |
4.1.1 确定劳动教养的性质和调整对象 | 第26-27页 |
4.1.2 建立劳动教养司法化程序 | 第27-29页 |
4.1.3 重新设定劳动教养期限 | 第29-30页 |
4.2 加强劳动教养机关自身建设 | 第30-32页 |
4.3 推进创新,锐意改革 | 第32-34页 |
结语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致谢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