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海洋学论文--海洋资源与开发论文--海水淡化论文

海水淡化高压轴向柱塞泵的关键技术研究

致谢第5-7页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符号清单第18-26页
第一章 绪论第26-46页
    摘要第26页
    1.1 概述第26-30页
    1.2 课题的来源、研究目的和意义第30-31页
        1.2.1 课题的来源第30页
        1.2.2 研究目的第30-31页
        1.2.3 研究意义第31页
    1.3 国内外研究发展概况第31-43页
        1.3.1 水液压传动技术的发展第31-33页
        1.3.2 水液压轴向柱塞泵技术的发展第33-38页
        1.3.3 水液压轴向柱塞泵基础研究现状第38-42页
        1.3.4 文献总结第42-43页
    1.4 关键问题第43-44页
    1.5 研究内容第44-45页
    1.6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二章 基于海水流体属性的泵压力流量特性模型第46-70页
    摘要第46页
    2.1 引言第46-47页
    2.2 海水淡化高压轴向柱塞泵的结构第47-48页
    2.3 泵压力流量特性的建模第48-54页
        2.3.1 建模的基本原理第48-49页
        2.3.2 柱塞的轴向运动和位移第49-50页
        2.3.3 柱塞腔的压力和流量特性第50-52页
        2.3.4 泵的压力和流量特性第52-54页
    2.4 海水介质流体属性的建模第54-56页
    2.5 考虑海水流体属性后泵压力流量模型的修正第56-58页
    2.6 模型的数值仿真第58-60页
        2.6.1 计算方法第58页
        2.6.2 仿真参数第58-60页
    2.7 计算结果及讨论第60-69页
        2.7.1 海水介质的流体属性第60页
        2.7.2 柱塞腔内的动态压力第60-62页
        2.7.3 柱塞腔内的空化第62页
        2.7.4 柱塞腔内的流量第62-64页
        2.7.5 泵的出口动态压力第64-65页
        2.7.6 泵的出口流量第65-66页
        2.7.7 泵关键摩擦副的内泄漏流量第66-67页
        2.7.8 泵的进口流量第67-69页
        2.7.9 泵的容积效率第69页
    2.8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三章 泵内部空化流动的数值模拟第70-94页
    摘要第70页
    3.1 引言第70-71页
    3.2 泵内空化流动的流体力学模型第71-77页
    3.3 数值计算第77-79页
        3.3.1 网格划分第77-78页
        3.3.2 边界条件第78页
        3.3.3 计算方法第78-79页
        3.3.4 仿真参数第79页
    3.4 计算结果及分析第79-93页
        3.4.1 柱塞腔内的空化第79-83页
        3.4.2 配流盘上的空化第83-84页
        3.4.3 柱塞腔吸排海水质量流量第84-86页
        3.4.4 柱塞腔内平均压力第86-88页
        3.4.5 泵的出口质量流量第88-90页
        3.4.6 泵的出口平均压力第90-93页
    3.5 本章小结第93-94页
第四章 海水润滑滑靴副的设计及其流固耦合分析第94-116页
    摘要第94页
    4.1 引言第94-95页
    4.2 海水润滑滑靴副的设计第95-104页
        4.2.1 剩余压紧力法第96-97页
        4.2.2 完全平衡法第97-104页
            4.2.2.1 滑靴副流动区域的流态分析第97-100页
            4.2.2.2 固定阻尼孔的压力流量关系第100-102页
            4.2.2.3 水膜厚度和压降系数第102-104页
            4.2.2.4 设计实例第104页
    4.3 海水润滑完全平衡型滑靴副的流固耦合分析第104-115页
        4.3.1 滑靴副流动域模型第105-107页
            4.3.1.1 控制方程第105-106页
            4.3.1.2 网格划分第106-107页
            4.3.1.3 求解方法第107页
        4.3.2 滑靴体固体域模型第107-109页
            4.3.2.1 力学方程第107-108页
            4.3.2.2 网格划分第108页
            4.3.2.3 求解方法第108-109页
        4.3.3 流固耦合计算第109页
        4.3.4 数值计算结果及分析第109-115页
            4.3.4.1 滑靴副结构场计算结果及分析第109-111页
            4.3.4.2 滑靴副流场计算结果及分析第111-115页
    4.4 本章小结第115-116页
第五章 泵的动力学分析及虚拟样机技术第116-142页
    摘要第116页
    5.1 引言第116-117页
    5.2 泵主要零件的动力学分析第117-124页
        5.2.1 柱塞滑靴组件的受力分析第117-120页
        5.2.2 缸体对配流盘的作用力第120-121页
        5.2.3 主轴的驱动力矩第121页
        5.2.4 主要零件受力的计算第121-124页
    5.3 泵关键摩擦副的PV值分析第124-128页
        5.3.1 柱塞副pv值的分析第124页
        5.3.2 滑靴副pv值的分析第124-125页
        5.3.3 流副pv值的分析第125-126页
        5.3.4 关键摩擦副pv值的计算第126-128页
    5.4 泵的虚拟样机技术第128-141页
        5.4.1 泵虚拟样机的建立第128-132页
            5.4.1.1 机械模型第128-130页
            5.4.1.2 压力流量模型第130-132页
            5.4.1.3 机械模型和压力流量模型之间的接口第132页
        5.4.2 虚拟样机运行设置第132-133页
        5.4.3 虚拟样机运行的结果及分析第133-141页
            5.4.3.1 缸体的转动速度第133页
            5.4.3.2 柱塞体的轴向运动第133-134页
            5.4.3.3 滑靴体沿斜盘的运动第134页
            5.4.3.4 柱塞体的轴向受力第134-135页
            5.4.3.5 柱塞体的径向受力第135页
            5.4.3.6 滑靴体受力第135-136页
            5.4.3.7 缸体的径向受力第136页
            5.4.3.8 配流盘的压紧力第136-137页
            5.4.3.9 主轴的扭矩第137页
            5.4.3.10 单柱塞腔内的动态压力和流量第137-138页
            5.4.3.11 泵的出口压力和流量第138-139页
            5.4.3.12 主轴和柱塞的动态应力第139-140页
            5.4.3.13 配流盘的应力和轴向变形第140-141页
    5.5 本章小结第141-142页
第六章 水润滑下耐蚀金属与聚醚醚酮的摩擦学试验第142-166页
    摘要第142页
    6.1 引言第142-143页
    6.2 摩擦磨损试验方法第143-147页
        6.2.1 试验条件第143-144页
        6.2.2 试验材料的制备第144-147页
            6.2.2.1 耐蚀金属试件第144-146页
            6.2.2.2 聚醚醚酮试件第146-147页
        6.2.3 试验步骤第147页
    6.3 试验结果及分析第147-165页
        6.3.1 AISI 431不锈钢与聚醚醚酮配对第147-150页
            6.3.1.1 摩擦系数第147-148页
            6.3.1.2 磨损质量第148页
            6.3.1.3 磨擦表面形貌分析第148-150页
            6.3.1.4 试验总结第150页
        6.3.2 SAF 2507不锈钢与聚醚醚酮配对第150-156页
            6.3.2.1 摩擦系数第151页
            6.3.2.2 磨损质量第151页
            6.3.2.3 磨擦表面形貌分析第151-155页
            6.3.2.4 试验总结第155-156页
        6.3.3 17-4PH不锈钢与聚醚醚酮配对第156-160页
            6.3.3.1 摩擦系数第156页
            6.3.3.2 磨损质量第156页
            6.3.3.3 磨擦表面形貌分析第156-159页
            6.3.3.4 试验总结第159-160页
        6.3.4 TC4钛合金与聚醚醚酮配对第160-165页
            6.3.4.1 摩擦系数第160页
            6.3.4.2 磨损质量第160-161页
            6.3.4.3 磨擦表面形貌分析第161-165页
            6.3.4.4 试验总结第165页
    6.4 本章小结第165-166页
第七章 泵样机的加工工艺、性能试验及应用第166-188页
    摘要第166页
    7.1 引言第166页
    7.2 泵的主要技术指标第166-167页
    7.3 泵样机的加工工艺第167-172页
    7.4 泵样机的性能试验第172-181页
        7.4.1 试验系统第172-176页
        7.4.2 试验过程第176-181页
            7.4.2.1 跑合试验第176页
            7.4.2.2 加载试验第176-181页
            7.4.2.3 长期试验第181页
    7.5 泵样机的应用第181-185页
        7.5.1 实验室试用第182-184页
        7.5.2 实际应用第184-185页
    7.6 本章小结第185-188页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第188-192页
    8.1 全文总结第188-190页
    8.2 研究展望第190-192页
参考文献第192-20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202-203页

论文共20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关联数据和知识表示的自动语义标注技术
下一篇:复杂网络上的传染病传播动力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