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30页 |
1.1 引言 | 第11-13页 |
1.2 国内外核电发展概况 | 第13-14页 |
1.3 核电工程结构抗震研究概述 | 第14-23页 |
1.3.1 地震动输入参数的确定 | 第15-16页 |
1.3.2 抗震计算理论发展和应用 | 第16-19页 |
1.3.3 地基-结构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及应用 | 第19-23页 |
1.4 国内外并行计算的发展现状 | 第23-27页 |
1.5 选题背景 | 第27-28页 |
1.6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8-30页 |
第2章 边界条件的处理方法与分析 | 第30-41页 |
2.1 概述 | 第30页 |
2.2 全局人工边界条件 | 第30-33页 |
2.2.1 无穷元法 | 第30-31页 |
2.2.2 边界元法 | 第31页 |
2.2.3 薄层法 | 第31-32页 |
2.2.4 基于相似性的方法 | 第32页 |
2.2.5 波函数展开法 | 第32页 |
2.2.6 基于惠更斯原理的方法 | 第32-33页 |
2.3 局部人工边界条件 | 第33-40页 |
2.3.1 CLAYTON-ENGQUIST 人工边界条件(旁轴近似边界条件) | 第33-34页 |
2.3.2 HIGDON-KEYS 人工边界条件 | 第34-35页 |
2.3.3 粘性边界条件 | 第35页 |
2.3.4 人工透射边界条件 | 第35-37页 |
2.3.5 粘弹性边界条件 | 第37-4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3章 包含接触条件和粘弹性边界条件的弹性力学问题 | 第41-46页 |
3.1 积分弱解形式的推导 | 第41-43页 |
3.2 动接触条件的处理方法 | 第43-44页 |
3.3 粘弹性边界条件的处理方法 | 第44-4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4章 核电工程结构地震动态反应并行计算程序开发 | 第46-62页 |
4.1 并行计算概述 | 第46-51页 |
4.1.1 并行计算的概念与分类 | 第46-47页 |
4.1.2 并行计算机与高性能计算机 | 第47-49页 |
4.1.3 并行算法 | 第49-51页 |
4.2 动力有限元的求解方法 | 第51-54页 |
4.3 并行计算程序的开发 | 第54-60页 |
4.3.1 引言 | 第54-55页 |
4.3.2 MPI 分布式并行编程环境简介 | 第55-56页 |
4.3.3 编程语言与操作系统的选择 | 第56-57页 |
4.3.4 程序开发时主要因素的处理 | 第57-58页 |
4.3.5 并行计算程序结构 | 第58-60页 |
4.4 并行计算程序的验证 | 第60-6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5章 核电站取水结构地震反应并行计算分析 | 第62-96页 |
5.1 引言 | 第62页 |
5.2 计算基本资料 | 第62页 |
5.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62-64页 |
5.4 计算参数的选取 | 第64页 |
5.5 作用荷载的确定 | 第64-66页 |
5.5.1 土压力 | 第64-65页 |
5.5.2 波浪荷载 | 第65页 |
5.5.3 冰荷载 | 第65页 |
5.5.4 水压力 | 第65-66页 |
5.6 地震波的选取 | 第66-69页 |
5.7 内力提取方法 | 第69-70页 |
5.8 荷载组合和计算工况 | 第70-71页 |
5.8.1 荷载组合与分项系数 | 第70-71页 |
5.8.2 计算工况 | 第71页 |
5.9 取水结构静力分析 | 第71-76页 |
5.9.1 位移结果 | 第71-74页 |
5.9.2 内力结果 | 第74-76页 |
5.10 取水结构动态反应分析 | 第76-94页 |
5.10.1 位移和应力结果 | 第80-87页 |
5.10.2 内力结果 | 第87-94页 |
5.11 并行计算性能分析 | 第94-95页 |
5.11.1 应力结果比较分析 | 第94-95页 |
5.11.2 计算时间比较分析 | 第95页 |
5.12 本章小结 | 第95-96页 |
第6章 核电站边坡地震稳定性并行计算分析 | 第96-104页 |
6.1 引言 | 第96页 |
6.2 核电工程边坡问题 | 第96-98页 |
6.3 强度折减法理论 | 第98页 |
6.4 基本计算资料 | 第98-100页 |
6.4.1 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98页 |
6.4.2 岩体参数选取 | 第98-100页 |
6.5 边坡地震稳定性分析 | 第100-102页 |
6.6 并行计算性能分析 | 第102-103页 |
6.7 本章小结 | 第103-104页 |
结论 | 第104-106页 |
参考文献 | 第106-11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17-118页 |
致谢 | 第118-119页 |
个人简历 | 第119-120页 |
附录 | 第120-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