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第1章 张养浩生平及著述 | 第8-13页 |
| 1.1 张养浩生平 | 第8-10页 |
| 1.2 张养浩著述 | 第10-13页 |
| 第2章 张养浩的仕隐思想与其诗歌创作 | 第13-27页 |
| 2.1 张养浩的仕隐思想 | 第13-17页 |
| 2.2 张养浩仕隐思想在其诗歌中的体现 | 第17-27页 |
| 2.2.1 张养浩诗歌中对其继承宋人“吏隐”的“仕隐两全”思想的体现 | 第18-23页 |
| 2.2.2 厌倦仕途,渴归故园的隐逸思想在张养浩诗歌中的体现 | 第23-27页 |
| 第3章 张养浩仕隐思想影响下的散曲创作 | 第27-43页 |
| 3.1 张养浩仕隐思想对其散曲隐逸题材的深化 | 第27-31页 |
| 3.2 张养浩散曲艺术特点 | 第31-43页 |
| 3.2.1 张养浩散曲的艺术风格 | 第32-38页 |
| 3.2.2 张养浩散曲中的独特意象 | 第38-43页 |
| 第4章 张养浩诗歌与散曲的联系 | 第43-56页 |
| 4.1 张养浩诗歌与散曲之间的相互补充 | 第43-51页 |
| 4.1.1 相同题目的诗歌与散曲之间的相互补充 | 第43-47页 |
| 4.1.2 不同题目的诗歌与散曲之间的相互补充 | 第47-51页 |
| 4.2 张养浩散曲对诗歌语言的吸收 | 第51-56页 |
| 结语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