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概述 | 第9-19页 |
1.1 引言 | 第9页 |
1.2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1.2.1 研究的背景 | 第9-10页 |
1.2.2 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3 文献述评 | 第14-15页 |
1.4 课题研究目的、内容、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1.4.1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4.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1.5 主要成果、创新点以及局限 | 第17-19页 |
1.5.1 主要成果 | 第17页 |
1.5.2 主要创新点 | 第17-18页 |
1.5.3 主要局限 | 第18-19页 |
2 我国银行业会计信息披露的特点 | 第19-25页 |
2.1 银行业的特点 | 第19-21页 |
2.1.1 银行业的内涵 | 第19-20页 |
2.1.2 商业银行的经营特点 | 第20-21页 |
2.2 商业银行报表的特点 | 第21-23页 |
2.2.1 商业银行会计核算的特点 | 第21-22页 |
2.2.2 商业银行会计信息的特点 | 第22-23页 |
2.3 年报信息后商业银行股价的变动 | 第23-25页 |
2.3.1 股价对信息反应的界定 | 第23页 |
2.3.2 银行综合指数与沪深 300 指数的比较 | 第23-25页 |
3 会计信息与股票市场相关理论研究 | 第25-35页 |
3.1 信息与股票市场关系的基本理论 | 第25-28页 |
3.1.1 随机理论 | 第25-26页 |
3.1.2 现代证券组合理论 | 第26-27页 |
3.1.3 有效市场理论 | 第27页 |
3.1.4 理论假设对信息披露与股价反应研究的指导意义 | 第27-28页 |
3.2 会计信息披露与股价反应的实证模型研究 | 第28-33页 |
3.2.1 收益模型(return model) | 第28-29页 |
3.2.2 价格模型(price model) | 第29页 |
3.2.3 生存模型(survival model) | 第29-31页 |
3.2.4 三种模型的优缺点比较 | 第31-33页 |
3.3 选择生存分析的原因 | 第33-35页 |
3.3.1 生存模型的引入 | 第33-34页 |
3.3.2 生存模型的优势 | 第34-35页 |
4 生存模型实证方法研究 | 第35-44页 |
4.1 生存模型分析方法 | 第35-37页 |
4.1.1 生命表分析 | 第35页 |
4.1.2 Kaplan-Meier 估计 | 第35页 |
4.1.3 神经网络分析 | 第35-36页 |
4.1.4 Cox 回归分析 | 第36页 |
4.1.5 四种分析模型的比较与评述 | 第36-37页 |
4.2 生存分析实证的设计 | 第37-38页 |
4.2.1 变量的定义 | 第37页 |
4.2.2 研究数据来源与处理软件的选择 | 第37页 |
4.2.3 研究样本的确定 | 第37-38页 |
4.3 实证的方法和预期 | 第38-44页 |
4.3.1 对股价上涨和下跌持续的时间进行非参数估计 | 第38-39页 |
4.3.2 股价波动持续期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9-43页 |
4.3.3 使用 Cox 比例危险率模型分析协变量 | 第43页 |
4.3.4 预期结果 | 第43-44页 |
5 检验过程与实证结果 | 第44-57页 |
5.1 用乘积极限方法分析股价的持续升降 | 第44-49页 |
5.1.1 2010 年数据 | 第45-46页 |
5.1.2 2009 年数据 | 第46-48页 |
5.1.3 2008 年数据 | 第48-49页 |
5.2 模型拟合与逐步回归 | 第49-51页 |
5.3 协变量参数估计 | 第51-55页 |
5.3.1 2010 年数据 | 第51-52页 |
5.3.2 2009 年数据 | 第52-53页 |
5.3.3 2008 年数据 | 第53-55页 |
5.4 实证结果分析 | 第55-57页 |
6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57-62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57-58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58-61页 |
6.2.1 完善信息披露机制 | 第59页 |
6.2.2 提高投资者的投资水平以及心理素质 | 第59-60页 |
6.2.3 改善政府在证券市场中的政策行为 | 第60页 |
6.2.4 完善证券市场相关法制建设 | 第60-61页 |
6.3 研究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硕士学位论文摘要 | 第67-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