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工作方法对激发打工子弟的潜力研究--以北京M学校成长小组为例
论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引言 | 第8-14页 |
1.1 问题提出 | 第8-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3 研究对象 | 第10-11页 |
1.4 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5 研究方案 | 第13-14页 |
1.5.1 研究目标及内容 | 第13页 |
1.5.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难点 | 第13页 |
1.5.3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2 打工子弟群体现状分析 | 第14-17页 |
2.1 打工子弟的家庭环境 | 第15页 |
2.2 打工子弟学校现状 | 第15-16页 |
2.3 社会上对打工子弟的评价 | 第16-17页 |
3 优势视角理论 | 第17-22页 |
3.1 基本理念 | 第18-19页 |
3.2 核心概念 | 第19-22页 |
3.2.1 增能 | 第19-21页 |
3.2.2 抗逆力 | 第21-22页 |
4 小组工作方法介入打工子弟群体 | 第22-26页 |
4.1 小组工作方法概述 | 第22-23页 |
4.2 小组工作方法的特征 | 第23-24页 |
4.3 小组工作方法的功能 | 第24-26页 |
4.3.1 灌注希望 | 第24-25页 |
4.3.2 情绪抒发 | 第25-26页 |
4.3.3 发展社交技能 | 第26页 |
5 成长小组活动过程分析 | 第26-39页 |
5.1 小组活动设计 | 第26-29页 |
5.1.1 组员招募 | 第27-28页 |
5.1.2 活动内容计划 | 第28页 |
5.1.3 活动的形式 | 第28-29页 |
5.2 小组活动过程及观察结果 | 第29-39页 |
5.2.1 第一次活动:组员初识,进行破冰 | 第30-31页 |
5.2.2 初步了解自己 | 第31-32页 |
5.2.3 接纳自己,建立自信心 | 第32-33页 |
5.2.4 认识自己的潜能 | 第33-34页 |
5.2.5 学会在挫折中成长 | 第34-35页 |
5.2.6 勇敢的面对自己的困难 | 第35-36页 |
5.2.7 积极面对学校中的困难 | 第36-37页 |
5.2.8 解决小组开展以来出现的问题 | 第37-38页 |
5.2.9 进行总结,处理离别情绪 | 第38-39页 |
6 结论 | 第39-43页 |
6.1 成长小组的工作成效 | 第39-40页 |
6.1.1 成长小组对组员增能的成果 | 第39页 |
6.1.2 增强组员抗逆力的效果 | 第39-40页 |
6.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40页 |
6.3 建议 | 第40-43页 |
6.3.1 营造温馨家庭环境 | 第41页 |
6.3.2 创设安全校园环境 | 第41-42页 |
6.3.3 构建和谐社会环境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详细摘要 | 第46-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