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雕塑论文--雕塑技法论文--各种雕塑法:按题材和体裁分论文--环境雕塑、建筑雕塑论文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11-15页
    一、研究缘由第11页
    二、研究对象第11-12页
    三、研究现状第12-14页
    四、研究方法第14-15页
第一章 萌芽起步期:——半殖民半封建及民国时期现代城市雕塑(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中叶)第15-86页
    第一节 时代背景第15-17页
        一、 政治背景第15-16页
        二、 文化背景第16-17页
    第二节 租界的现代城市雕塑第17-30页
        一、 公共空间中的城市雕塑第17-22页
        二、 欧式公共建筑上的雕塑作品第22-26页
        三、 公共花园雕塑第26-27页
        四、 私家花园中的雕塑第27-30页
    第三节 民国时期的雕塑留学生第30-41页
        一、 清末民初留学生概述第30-31页
        二、 学习雕塑的留学生概况第31-37页
        三、 留学生在国外的学习和生活第37-41页
    第四节 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教育第41-48页
        一、 土山湾的雕塑教育第42页
        二、 私立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第42-45页
        三、 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第45-46页
        四、 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第46-47页
        五、 广州市立美术学校第47-48页
    第五节 民国时期现代雕塑理论的传播第48-61页
        一、 美术团体第48-52页
        二、 美术期刊第52-55页
        三、 美术展览第55-61页
    第六节 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家第61-80页
        一、 蔡元培与现代雕塑家第61-64页
        二、 李金发第64-68页
        三、 江小鹣第68-73页
        四、 刘开渠第73-76页
        五、 滑田友第76-78页
        六、 张充仁第78-80页
    第七节 民国时期的城市雕塑作品第80-86页
        一、 孙中山雕像第80-82页
        二、 名人塑像第82-84页
        三、 抗战时期的纪念碑雕塑第84-86页
第二章 曲折探索期:——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现代城市雕塑(二十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第86-135页
    第一节 时代背景第86-89页
        一、 美协的成立第86-87页
        二、 向苏联学习第87页
        三、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第87页
        四、 “两结合”第87-88页
        五、 “大跃进”第88页
        六、 文化大革命第88-89页
    第二节 向苏联学习雕塑第89-100页
        一、 20世纪60年代前的苏联艺术的发展史第89-91页
        二、 苏联艺术在中国的迅猛传播第91-100页
    第三节 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雕塑教育第100-105页
        一、 苏联的雕塑教学体系第100-103页
        二、 苏联影响下的新中国的雕塑教育模式第103页
        三、 新中国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雕塑教育的发展历史第103-105页
    第四节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造第105-113页
        一、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奠基和选址第105页
        二、 纪念碑的设计过程第105-108页
        三、 纪念碑浮雕的设计第108-113页
    第五节 东方红太阳升——毛泽东雕像第113-123页
        一、 不同时期的毛泽东雕像特点第114-116页
        二、 毛泽东雕像代表作品第116-121页
        三、 毛泽东对建其雕像的态度第121-123页
    第六节 解放初期与文革时期的城市雕塑第123-135页
        一、 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雕塑发展第123-124页
        二、 十大建筑工程室外雕塑第124-126页
        三、 毛主席纪念堂室外雕塑第126-128页
        四、 城市纪念碑雕塑第128-130页
        五、 名人雕塑作品第130-133页
        六、 其他城市雕塑题材作品第133-135页
第三章 繁荣发展期:——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现代城市雕塑(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二十一世纪初)第一节 时代背景第135-180页
    第一节 时代背景第135-139页
        一、 政治背景第135-136页
        二、 艺术背景第136-139页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雕塑发展第139-144页
        一、 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的现代雕塑第139-141页
        二、 90年代的中国现代雕塑第141-144页
        三、 21世纪的中国现代雕塑第144页
    第三节 雕塑公园的发展第144-161页
        一、 中国雕塑公园概论第144-155页
        二、 中国特色的雕塑公园第155-158页
        三、 中国雕塑公园典型案例分析第158-160页
        四、 中国雕塑公园发展策略第160-161页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第161-180页
        一、 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简述第161-163页
        二、 改革开放后城市雕塑作品第163-180页
第四章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设计的展望第180-198页
    第一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管理机制第180-187页
        一、 工作职能第181-185页
        二、 存在问题第185-186页
        三、 改变方法第186-187页
    第二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第187-191页
        一、 存在问题第187-189页
        二、 提升中国城市雕塑品质第189-191页
    第三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设计与环境的融合第191-198页
        一、 城市雕塑与城市历史人文环境第191-193页
        二、 城市雕塑与城市空间环境第193-196页
        三、 城市雕塑与心理环境的艺术至境第196-198页
结语第198-203页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大事记第203-264页
引用文献第264-268页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第268-269页
致谢第269-270页

论文共2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美两国体育休闲产业比较分析研究
下一篇:汽车乘坐空间热环境与乘员热舒适性分析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