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英文缩写词表 | 第10-11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3-33页 |
1.1 自体吞噬的发现及定义 | 第13页 |
1.2 自体吞噬的基本过程 | 第13-15页 |
1.3 自体吞噬的类型 | 第15-16页 |
1.4 自体吞噬过程的分子机制 | 第16-25页 |
1.4.1 自体吞噬相关基因和蛋白 | 第17-19页 |
1.4.2 P62 与 LC3 之间的关系 | 第19-20页 |
1.4.3 参与自吞噬体形成的两个泛素样结合系统 | 第20-25页 |
1.5 自体吞噬活性的判定 | 第25-26页 |
1.6 自体吞噬的诱导和抑制 | 第26-28页 |
1.6.1 自体吞噬的诱导 | 第26页 |
1.6.2 自体吞噬的抑制 | 第26-28页 |
1.7 自体吞噬的功能和重要意义 | 第28-31页 |
1.7.1 饥饿诱导的自体吞噬 | 第28页 |
1.7.2 通过质量控制维持细胞自稳 | 第28-29页 |
1.7.3 抗衰老功能 | 第29页 |
1.7.4 自体吞噬与癌症 | 第29页 |
1.7.5 自体吞噬与免疫 | 第29-31页 |
1.8 自体吞噬的研究前景及展望 | 第31-33页 |
第2章 研究内容 | 第33-97页 |
2.1 氯喹对自体吞噬的诱导作用研究 | 第33-66页 |
2.1.1 材料与方法 | 第34-41页 |
2.1.2 结果 | 第41-64页 |
2.1.3 讨论 | 第64-66页 |
2.1.4 小结 | 第66页 |
2.2 Atg12-140-Atg5 蛋白复合物的分解研究 | 第66-97页 |
2.2.1 材料与方法 | 第68-72页 |
2.2.2 结果 | 第72-89页 |
2.2.3 讨论 | 第89-95页 |
2.2.4 小结 | 第95-97页 |
结论 | 第97-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15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15-116页 |
致谢 | 第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