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2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1.1 地源热泵技术理论上能有效缓解建筑暖通高能耗问题 | 第9页 |
1.1.2 法规政策不力有碍地源热泵推广应用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第10页 |
1.2.1 研究目标 | 第10页 |
1.2.2 研究内容 | 第10页 |
1.3 研究范围与限制 | 第10-12页 |
1.3.1 研究范围 | 第10-11页 |
1.3.2 研究限制 | 第11-12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2-24页 |
2.1 地源热泵推广应用法规政策研究 | 第12-17页 |
2.1.1 我国绿色建筑技术推广政策综述 | 第12-15页 |
2.1.2 现地源热泵推广应用政策法规研究缺乏理论依据 | 第15-17页 |
2.2 地源热泵相关法规政策制定的法理依据 | 第17-18页 |
2.3 地源热泵市场推广应用特点及现状 | 第18-21页 |
2.3.1 地源热泵技术特点 | 第18-20页 |
2.3.2 地源热泵应用情况 | 第20-21页 |
2.4 地源热泵推广应用的市场机制研究 | 第21-24页 |
2.4.1 技术扩散阶段识别研究 | 第21-22页 |
2.4.2 已有绿色建筑市场主体选择机制的研究问题 | 第22-24页 |
第3章 研究设计和理论方法 | 第24-37页 |
3.1 技术路线 | 第24-25页 |
3.1.1 阶段一:识别地源热泵技术推广应用阶段 | 第24-25页 |
3.1.2 阶段二:分析地源热泵推广应用的市场机理 | 第25页 |
3.1.3 阶段三:地源热泵推广应用法规政策完善建议 | 第25页 |
3.2 本研究关键方法一:创新技术扩散理论与文献计量 | 第25-30页 |
3.2.1 创新技术扩散理论与模型 | 第25-26页 |
3.2.2 文献计量方法与本研究选取的文献计量指标 | 第26-28页 |
3.2.3 本研究采用的数学模型 | 第28-30页 |
3.3 本研究关键方法二:动态演化博弈 | 第30-37页 |
3.3.1 理论基础与方法简介 | 第30-31页 |
3.3.2 群体选择的动态复制方程数学表达形式 | 第31-33页 |
3.3.3 本研究构建的博弈模型 | 第33-37页 |
第4章 地源热泵技术发展阶段识别 | 第37-43页 |
4.1 地源热泵技术的发展阶段 | 第37-41页 |
4.1.1 创新与扩散直观分析 | 第37-39页 |
4.1.2 专利时间序列分析方法 | 第39-41页 |
4.2 地源热泵子技术的发展不均衡 | 第41-42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5章 地源热泵推广应用的市场机理分析 | 第43-55页 |
5.1 地源热泵技术快速扩散阶段推广应用市场机理 | 第43-47页 |
5.1.1 博弈矩阵 | 第43-45页 |
5.1.2 动态复制方程与演化博弈 | 第45-47页 |
5.2 地源热泵推广应用中子技术均衡推广的市场机理 | 第47-49页 |
5.2.1 建立水源热泵技术和土壤源热泵的竞争扩散模型 | 第47-48页 |
5.2.2 基于模型的推动机制分析 | 第48-49页 |
5.3 案例分析与专家访谈 | 第49-5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6章 推广应用政策法规完善建议 | 第55-65页 |
6.1 地源热泵推广应用的法规政策的立法依据及规范 | 第55-58页 |
6.1.1 地源热泵法规推广应用行政措施之立法依据 | 第56-57页 |
6.1.2 行政规章制定规范建议 | 第57-58页 |
6.2 地源热泵的相关行政程序 | 第58-63页 |
6.2.1 地源热泵推广应用的牵头主管部门及审批部门 | 第59-61页 |
6.2.2 激励措施的执行程序 | 第61-63页 |
6.3 地源热泵推广应用风险纠纷的司法处置 | 第63-65页 |
第7章 结论和建议 | 第65-67页 |
7.1 论文主要贡献 | 第65页 |
7.2 后续研究建议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4页 |
致谢 | 第74-76页 |
附录 专家访谈提纲 | 第76-77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