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桥梁试验观测与检定论文

基于静载试验的桥梁安全性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1.1 概述第9页
    1.2 桥梁安全性研究的意义第9-10页
    1.3 国内外的桥梁安全性研究第10-12页
    1.4 荷载试验在桥梁安全性研究中的应用第12-14页
        1.4.1 静荷载试验第13页
        1.4.2 动荷载试验第13页
        1.4.3 公路桥梁荷载试验的一般程序第13-14页
    1.5 本文主要研究方法与内容第14-17页
        1.5.1 本文的研究方法第14页
        1.5.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4-17页
第二章 试验梁的设计与施工第17-35页
    2.1 试验目的及工程概况第17-18页
        1.2.1 试验目的第17页
        1.2.2 工程概况第17-18页
    2.2 试验梁材料的基本性能第18-19页
        2.2.1 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第18-19页
        2.2.2 普通钢筋的力学性能第19页
        2.2.3 预应力钢筋的力学性能第19页
        2.2.4 锚具与支座材料的规格及性能第19页
    2.3 试验梁的内力计算第19-30页
        2.3.1 试验 T 梁的永久作用效应计算第20-21页
        2.3.2 试验 T 梁的可变作用效应计算第21-26页
        2.3.3 试验 T 梁的荷载作用效应总汇及加载控制荷载计算第26-27页
        2.3.4 试验 T 梁配筋图第27-30页
    2.4 预应力混凝土梁工艺流程第30-34页
        2.4.1 预应力混凝土 T 梁施工工艺流程图第30-31页
        2.4.2 预应力混凝土 T 梁及箱梁主要施工步骤简述第31-34页
    2.5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三章 试验梁的加载与测点布置第35-49页
    3.1 试验梁基础设计第35页
    3.2 加载装置设计第35-40页
        3.2.1 锚筋轴向拉力设计值的计算第35-36页
        3.2.2 锚筋截面面积应满足下式要求第36页
        3.2.3 锚筋的有效锚固长度计算第36页
        3.2.4 锚筋的布置第36-37页
        3.2.5 加载梁及加载梁梁帽的选择第37-40页
    3.3 测试项目与测点布置第40-46页
        3.3.1 试验测试的项目及方法第40-42页
        3.3.2 具体试验梁的测点布置第42-45页
        3.3.3 试验需要仪器清单第45-46页
    3.4 加载实施与控制第46-48页
        3.4.1 试验加载阶段的划分第46页
        3.4.2 试验梁的加载方案第46-47页
        3.4.3 试验梁加载稳定时间的控制第47-48页
    3.5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四章 试验结果分析第49-65页
    4.1 试验 T 梁实测结果汇总第49-51页
        4.1.1 第 1 循环测试结果第49页
        4.1.2 第 2 循环测试结果第49-50页
        4.1.3 第 3 循环测试结果第50-51页
    4.2 试验箱梁实测结果汇总第51-53页
        4.2.1 第 1 循环测试结果第51-52页
        4.2.2 第 2 循环测试结果第52页
        4.2.3 第 3 循环测试结果第52-53页
    4.3 试验 T 梁实测实验结果分析第53-56页
        4.3.1 正常使用状态结果分析第53-54页
        4.3.2 开裂状态结果分析第54页
        4.3.3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分析第54-55页
        4.3.4 极限承载能力(破坏)状态的分析第55-56页
    4.4 试验箱梁实测实验结果分析第56-58页
        4.4.1 正常使用状态结果分析第56-57页
        4.4.2 开裂状态结果分析第57页
        3.4.3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分析第57-58页
        3.4.4 极限承载能力(破坏)状态的分析第58页
    4.5 试验 T 梁的预应力损失分析第58-61页
    4.6 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使用阶段预应力钢筋的应力分析第61-64页
    4.7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65-67页
    5.1 结论第65页
    5.2 展望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69页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第69-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交叉口信号控制在线仿真系统设计
下一篇:聚氨酯橡胶颗粒混合料自应力除冰雪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