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0页 |
本文所用英文缩略词表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5页 |
1.1 分子识别与 DNA 荧光生物传感 | 第11-12页 |
1.2 碳纳米材料在生物传感的应用 | 第12-24页 |
1.2.1 碳纳米管在生物传感的应用 | 第14-18页 |
1.2.2 石墨烯在生物传感的应用 | 第18-21页 |
1.2.3 碳纳米颗粒在生物传感的应用 | 第21-24页 |
1.3 本论文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第2章 基于竞争性 DNA 自组装设计高效 DNA/SWNTs 荧光生物传感平台 | 第25-36页 |
2.1 前言 | 第25-26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6-28页 |
2.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26-27页 |
2.2.2 DNA/SWNTs 复合物的制备 | 第27页 |
2.2.3 缓冲溶液中 DNA 检测 | 第27-28页 |
2.2.4 缓冲溶液中凝血酶检测 | 第28页 |
2.2.5 细胞内 miRNA 检测 | 第28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8-35页 |
2.3.1 scDNA 对 DNA/SWNTs 的作用机理研究 | 第28-31页 |
2.3.2 scDNA 对体系结合速率和荧光恢复的影响 | 第31-32页 |
2.3.3 DNA 及蛋白质分析检测 | 第32-33页 |
2.3.4 细胞内 miRNA 检测 | 第33-35页 |
2.4 小结 | 第35-36页 |
第3章 基于核酸适体可控自组装的 DNA /氧化石墨烯荧光传感体系设计 | 第36-45页 |
3.1 前言 | 第36-38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8-39页 |
3.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38页 |
3.2.2 AQ 复合体自组装 | 第38页 |
3.2.3 DNA/GO 复合物的制备 | 第38-39页 |
3.2.4 缓冲溶液中 PDGF 检测 | 第39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9-44页 |
3.3.1 DNA 自组装结构的设计与验证 | 第39-42页 |
3.3.2 基于氧化石墨烯对 PDGF 检测 | 第42-43页 |
3.3.3 选择性研究 | 第43-44页 |
3.4 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基于 DNA/碳纳米颗粒组装体的 Hg~(2+)荧光传感体系设计 | 第45-56页 |
4.1 前言 | 第45-46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6-48页 |
4.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46-47页 |
4.2.2 碳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表征 | 第47页 |
4.2.3 Hg~(2+)对 FAM-DNA 荧光影响 | 第47-48页 |
4.2.4 碳纳米颗粒对标记核酸链荧光猝灭 | 第48页 |
4.2.5 Hg~(2+)检测 | 第48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8-55页 |
4.3.1 碳纳米颗粒的表征 | 第48-50页 |
4.3.2 Hg~(2+)对 FAM-DNA 荧光的影响 | 第50页 |
4.3.3 碳纳米颗粒对标记核酸链荧光猝灭 | 第50-53页 |
4.3.4 Hg~(2+)诱导荧光增强 | 第53-54页 |
4.3.5 Hg~(2+)的定量检测 | 第54-55页 |
4.3.6 选择性 | 第55页 |
4.4 小结 | 第55-56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7页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