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目录 | 第4-6页 |
引言 | 第6-12页 |
1 研究目的 | 第6页 |
2 研究意义 | 第6-7页 |
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7-9页 |
4 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5 论文创新 | 第10页 |
6 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第1章 低碳城市建设与政府责任的关系 | 第12-22页 |
1.1 低碳城市建设 | 第12-17页 |
1.1.1 低碳城市的含义 | 第12-13页 |
1.1.2 低碳城市建设的意义 | 第13-14页 |
1.1.3 我国低碳城市建设的基本做法 | 第14-16页 |
1.1.4 国外低碳城市建设现状 | 第16-17页 |
1.2 低碳城市建设中的政府责任 | 第17-19页 |
1.2.1 低碳城市建设中的政府责任的含义 | 第17-18页 |
1.2.2 低碳城市建设中的政府责任分类 | 第18-19页 |
1.3 低碳城市建设中政府责任的重要性 | 第19-22页 |
1.3.1 低碳城市建设过程中政府起着主导作用 | 第19-20页 |
1.3.2 低碳城市建设中公共物品属性引发的问题需要政府调控 | 第20页 |
1.3.3 有助于增强综合国力和创造和谐发展环境 | 第20-22页 |
第2章 我国低碳城市建设的政府责任的现状和问题 | 第22-33页 |
2.1 我国低碳城市建设中政府责任的沿革 | 第22-26页 |
2.1.1 我国政府低碳职能部门的设立及职责 | 第22页 |
2.1.2 逐步深入的国家总体规划方案 | 第22-24页 |
2.1.3 我国政府推进低碳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 | 第24-26页 |
2.2 我国低碳城市建设中政府责任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26-29页 |
2.2.1 生态低碳尚未成为城市建设的自觉价值取向 | 第26-27页 |
2.2.2 城市建设中能源浪费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 第27-28页 |
2.2.3 低碳城市发展规划审批程序不完善 | 第28-29页 |
2.3 我国低碳城市建设中政府责任缺失的原因 | 第29-33页 |
2.3.1 政府责任意识有待加强 | 第29-30页 |
2.3.2 制度的缺失使制度对外部性行为的调控作用弱化 | 第30-31页 |
2.3.3 行政问责机制不完善和问责力度不够 | 第31-33页 |
第3章 我国低碳城市建设中政府责任实现的路径选择 | 第33-48页 |
3.1 深化改革并完善体制创新机制 | 第33-37页 |
3.1.1 加强低碳城市建设的法制建设 | 第33-34页 |
3.1.2 创新行政管理和社会管理体制机制 | 第34-35页 |
3.1.3 完善行政问责机制 | 第35-36页 |
3.1.4 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 第36-37页 |
3.2 制定低碳城市规划 | 第37-40页 |
3.2.1 低碳城市基础设施规划 | 第37-38页 |
3.2.2 碳汇系统的布局规划 | 第38-39页 |
3.2.3 利用物联网技术发展智慧城市和绿色智能建筑 | 第39-40页 |
3.3 推进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 第40-48页 |
3.3.1 构建合理的低碳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第40-42页 |
3.3.2 推进实现产业结构和能源供应的低碳化 | 第42-43页 |
3.3.3 引导企业构建低碳运营和管理体系 | 第43-44页 |
3.3.4 开展多边贸易协商和改变现有贸易方式应对碳关税 | 第44-45页 |
3.3.5 在国内征收碳税 | 第45-46页 |
3.3.6 用混合方式构建碳交易市场 | 第46-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