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1 前言 | 第10-24页 |
1.1 选题依据 | 第10-12页 |
1.1.1 排舞运动发展的背景因素 | 第10页 |
1.1.2 排舞运动在高校的发展 | 第10-12页 |
1.2 普通高校开设排舞选修课的意义 | 第12-15页 |
1.2.1 排舞运动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 | 第12页 |
1.2.2 排舞运动有利于普通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 第12-13页 |
1.2.3 排舞选修课的开设可以促进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 | 第13页 |
1.2.4 排舞运动可以丰富普通高校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 第13页 |
1.2.5 开设排舞选修课是对普通高校体育选修课的丰富和补充 | 第13-14页 |
1.2.6 排舞选修课的开设符合高校体育改革的发展方向 | 第14-15页 |
1.3 排舞相关介绍 | 第15-20页 |
1.3.1 排舞的概念 | 第15页 |
1.3.2 排舞的分类 | 第15-17页 |
1.3.3 排舞运动的特点 | 第17-18页 |
1.3.4 排舞运动的起源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 第18-19页 |
1.3.5 排舞比赛规则 | 第19-20页 |
1.4 文献综述 | 第20-24页 |
1.4.1 关于排舞健身价值的研究 | 第20-21页 |
1.4.2 关于排舞发展推广的研究 | 第21-22页 |
1.4.3 关于排舞教学的相关研究 | 第22页 |
1.4.4 关于排舞创编的相关研究 | 第22页 |
1.4.5 关于排舞在高校开展的相关研究 | 第22-24页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24-27页 |
2.1 问卷调编制 | 第24-25页 |
2.1.1 问卷编制设计 | 第24页 |
2.1.2 问卷信度检验 | 第24页 |
2.1.3 问卷效度检验 | 第24-25页 |
2.2 研究对象 | 第25页 |
2.3 研究方法 | 第25-27页 |
2.3.1 文献资料法 | 第25页 |
2.3.2 问卷调查法 | 第25页 |
2.3.3 专家访谈法 | 第25-26页 |
2.3.4 逻辑分析法 | 第26页 |
2.3.5 数理统计法 | 第26-27页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27-38页 |
3.1 重庆市普通高校开设排舞选修课的硬件条件 | 第27页 |
3.2 重庆市普通高校开设排舞选修课的师资条件 | 第27-31页 |
3.2.1 教师对排舞选修课程了解情况调查分析 | 第28页 |
3.2.2 教师对排舞课程学习意愿情况调查分析 | 第28-29页 |
3.2.3 教师排舞选修课程教学意愿调查与分析 | 第29页 |
3.2.4 教师对我国排舞运动推广判断统计分析 | 第29-30页 |
3.2.5 教师对高校开设排舞课看法统计与分析 | 第30-31页 |
3.3 普通高校开设排舞选修课学生条件统计分析 | 第31-34页 |
3.3.1 学生对排舞选修课程了解程度调查分析 | 第31页 |
3.3.2 学生对排舞选修课程了解途径调查分析 | 第31-32页 |
3.3.3 学生对排舞选修课喜爱程度的调查分析 | 第32页 |
3.3.4 学生对排舞选修课程的学习意愿调查分析 | 第32-33页 |
3.3.5 学生参与排舞选修课程的理由调查分析 | 第33-34页 |
3.4 排舞选修课的课程设计 | 第34-38页 |
3.4.1 排舞选修课的教学目标确立 | 第34-35页 |
3.4.2 排舞选修课的教学内容设计 | 第35页 |
3.4.3 排舞课教学学时和计划安排 | 第35-37页 |
3.4.4 排舞选修课的教学评价体系 | 第37-38页 |
4 结论与建议 | 第38-40页 |
4.1 结论 | 第38-39页 |
4.1.1 开设排舞选修课程的硬件条件 | 第38页 |
4.1.2 开设排舞选修课程的师资条件 | 第38页 |
4.1.3 开设排舞选修课程的学生条件 | 第38页 |
4.1.4 开设排舞选修课程的课程设计 | 第38-39页 |
4.2 建议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附录 | 第43-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