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7-10页 |
致谢 | 第10-11页 |
摘要 | 第11-12页 |
Abstract | 第12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3-24页 |
1.1 西瓜细菌性果斑病概况 | 第13-16页 |
1.1.1 西瓜细菌性果斑病的发生与危害 | 第13-14页 |
1.1.2 西瓜细菌性果斑病病原菌 | 第14页 |
1.1.3 西瓜细菌性果斑病病害症状 | 第14页 |
1.1.4 西瓜细菌性果斑病害发病条件及侵染循环 | 第14-15页 |
1.1.5 西瓜细菌性果斑病的防治现状 | 第15-16页 |
1.2 壳聚糖抑菌活性及机制研究概况 | 第16-18页 |
1.2.1 壳聚糖的性质 | 第16-17页 |
1.2.2 壳聚糖抑菌活性应用研究进展 | 第17页 |
1.2.3 壳聚糖抑菌活性机理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1.3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概况 | 第18-20页 |
1.3.1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的发生与危害 | 第18-19页 |
1.3.2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病原菌 | 第19页 |
1.3.3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病害症状 | 第19-20页 |
1.3.4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的发病条件及侵染循环 | 第20页 |
1.4 质谱技术在蛋白鉴定中的应用概况 | 第20-22页 |
1.4.1 质谱鉴定蛋白的原理 | 第20-21页 |
1.4.2 质谱鉴定蛋白的技术方法 | 第21-22页 |
1.4.3 质谱技术在蛋白鉴定中应用的方法 | 第22页 |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2-24页 |
2 壳聚糖对细菌性果斑病菌的防治及机制研究 | 第24-40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4-25页 |
2.1.1 壳聚糖母液 | 第24页 |
2.1.2 供试菌株 | 第24页 |
2.1.3 培养基 | 第24页 |
2.1.4 供试菌株的活化与培养 | 第24-25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5-29页 |
2.2.1 离体条件下抑菌活性检测 | 第25-26页 |
2.2.2 活体条件下防治病害效果评估 | 第26-27页 |
2.2.3 壳聚糖抑菌机制研究 | 第27-29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29-38页 |
2.3.1 壳聚糖在离体条件下的抗菌活性 | 第29-33页 |
2.3.2 壳聚糖在活体条件下的防病效果 | 第33-34页 |
2.3.3 壳聚糖抗菌机制研究 | 第34-38页 |
2.4 讨论 | 第38-40页 |
3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菌不同条件下内外膜表达蛋白的研究 | 第40-58页 |
3.1 试验材料 | 第40页 |
3.1.1 供试菌株 | 第40页 |
3.1.2 培养基 | 第40页 |
3.1.3 供试菌株的活化与培养 | 第40页 |
3.2 试验方法 | 第40-46页 |
3.2.1 病菌RS-1不同的处理条件 | 第40-42页 |
3.2.2 提取内膜和外膜蛋白 | 第42-43页 |
3.2.3 SDS-PAGE及2D电泳 | 第43-44页 |
3.2.4 染色 | 第44-45页 |
3.2.5 割胶、胶内酶解 | 第45页 |
3.2.6 LC-MS/MS质谱鉴定 | 第45-46页 |
3.2.7 蛋白分析 | 第46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46-56页 |
3.3.1 离体培养和活体接种条件下外膜蛋白表达分析 | 第46-50页 |
3.3.2 离体培养和活体接种条件下内膜蛋白表达分析 | 第50-53页 |
3.3.3 离体培养和与R456共培养条件下蛋白表达分析 | 第53-56页 |
3.4 讨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7页 |
作者简历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