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8页 |
1.1 引言 | 第10-11页 |
1.2 木质素概述 | 第11-21页 |
1.2.1 木质素的结构 | 第11-14页 |
1.2.2 木质素模型化合物 | 第14-16页 |
1.2.3 木质素的转化方法 | 第16-21页 |
1.3 硫化物催化剂对木质素催化降解的研究进展 | 第21-26页 |
1.3.1 硫化钼的结构和性质 | 第21-22页 |
1.3.2 硫化钼催化剂催化降解木质素的研究进展 | 第22-25页 |
1.3.3 非钼基硫化物催化剂催化降解木质素的研究进展 | 第25-26页 |
1.4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第26-28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1.4.2 研究意义 | 第27-28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8-34页 |
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第28-29页 |
2.2 催化剂的制备 | 第29-30页 |
2.2.1 单金属硫化钼催化剂的制备 | 第29-30页 |
2.2.2 双金属镍钼、钴钼硫化物的制备 | 第30页 |
2.3 催化剂的表征 | 第30-32页 |
2.3.1 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测定 | 第30-31页 |
2.3.2 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31页 |
2.3.3 透射电子显微镜实验(TEM) | 第31页 |
2.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 第31-32页 |
2.4 催化反应性能评价 | 第32-33页 |
2.5 产物分析 | 第33-34页 |
第3章 硫化钼催化剂上丁香酚加氢脱氧反应研究 | 第34-62页 |
3.1 引言 | 第34-35页 |
3.2 催化剂的表征 | 第35-43页 |
3.2.1 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测定 | 第35-37页 |
3.2.2 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37-39页 |
3.2.3 透射电子显微镜实验(TEM) | 第39-42页 |
3.2.4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 第42-43页 |
3.3 反应条件影响研究 | 第43-51页 |
3.3.1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45-47页 |
3.3.2 氢气初始压力的影响 | 第47-49页 |
3.3.3 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49-51页 |
3.4 催化反应性能评价 | 第51-56页 |
3.4.1 不同催化剂反应性能评价 | 第51-53页 |
3.4.2 不同载体的影响 | 第53-55页 |
3.4.3 不同Mo担载量的影响 | 第55-56页 |
3.5 催化剂循环使用性能研究 | 第56-6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4章 双金属镍钼、钴钼硫化物催化剂上丁香酚加氢脱氧反应研究 | 第62-76页 |
4.1 引言 | 第62页 |
4.2 催化剂的表征 | 第62-69页 |
4.2.1 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测定 | 第62-63页 |
4.2.2 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63-65页 |
4.2.3 透射电子显微镜实验(TEM) | 第65-67页 |
4.2.4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 第67-69页 |
4.3 催化反应性能评价 | 第69-72页 |
4.3.1 硫化镍钼催化剂反应性能评价 | 第69-71页 |
4.3.2 硫化钴钼催化剂反应性能评价 | 第71-72页 |
4.4 反应路径探讨 | 第72-7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3-76页 |
第5章 硫化钼催化剂上不同木质素模型化合物加氢脱氧反应研究 | 第76-82页 |
5.1 引言 | 第76页 |
5.2 木质素单体模型化合物加氢脱氧反应研究 | 第76-78页 |
5.3 木质素二聚体模型化合物加氢脱氧反应研究 | 第78-8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第82-86页 |
6.1 结论 | 第82-84页 |
6.2 建议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4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94-96页 |
致谢 | 第96-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