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缩写词表(Abbreviations)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22页 |
1.2.1 水和氮及凋落物添加对草地生产力的影响 | 第10-15页 |
1.2.2 水和氮及凋落物添加对草地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 | 第15-18页 |
1.2.3 水和氮及凋落物添加对草地微生物量和群落结构的影响 | 第18-20页 |
1.2.4 水和氮及凋落物添加对草地碳氮固持的影响 | 第20-22页 |
第二章 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22-24页 |
2.1 研究思路 | 第22页 |
2.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2.3 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第三章 水和氮及凋落物添加对草地生产力和水分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 第24-40页 |
3.1 前言 | 第24-25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25-28页 |
3.2.1 实验地概况 | 第25页 |
3.2.2 实验设计 | 第25-26页 |
3.2.3 取样及样品分析 | 第26-28页 |
3.2.4 数据分析 | 第28页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8-36页 |
3.3.1 土壤温湿度、无机氮含量和容重 | 第28-30页 |
3.3.2 草地生产力 | 第30-32页 |
3.3.3 水分利用效率(WUE)和氮的吸收(NUP) | 第32-35页 |
3.3.4 羊草茎叶比和比叶面积 | 第35-36页 |
3.4 讨论 | 第36-39页 |
3.4.1 水和氮及凋落物添加对地上地下生产力的影响 | 第36-38页 |
3.4.2 水和氮及凋落物添加对水分利用效率(WUE)和氮吸收(NUP)的影响 | 第38页 |
3.4.3 水和氮及凋落物添加对羊草功能属性的影响 | 第38-39页 |
3.5 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水和氮及凋落物添加对羊草草地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 | 第40-52页 |
4.1 前言 | 第40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40-41页 |
4.2.1 实验地概况 | 第40页 |
4.2.2 实验设计 | 第40页 |
4.2.3 采样及样品分析 | 第40-41页 |
4.2.4 统计分析 | 第41页 |
4.3 实验结果 | 第41-50页 |
4.3.1 水和氮及凋落物添加对物种丰富度(S),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E)的影响 | 第41-42页 |
4.3.2 水和氮及凋落物添加对不同功能群多度的影响 | 第42-46页 |
4.3.3 水和氮及凋落物添加对主要种高度的影响 | 第46-47页 |
4.3.4 水和氮及凋落物添加对光合有效辐射、土壤pH和立枯物的影响 | 第47-50页 |
4.4 讨论 | 第50页 |
4.5 小结 | 第50-52页 |
第五章 水和氮及凋落物添加对土壤碳氮固持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第52-66页 |
5.1 前言 | 第52-53页 |
5.2 材料与方法 | 第53-55页 |
5.2.1 实验地概况 | 第53页 |
5.2.2 实验设计 | 第53页 |
5.2.3 样品采集与化学分析 | 第53-54页 |
5.2.4 统计分析 | 第54-55页 |
5.3 结果与分析 | 第55-63页 |
5.3.1 水和氮及凋落物添加对土壤微生物碳氮的影响 | 第55-56页 |
5.3.2 水和氮及凋落物添加对微生物群落和土壤呼吸的影响 | 第56-59页 |
5.3.3 水和氮及凋落物添加对土壤全氮和有机碳的影响 | 第59-60页 |
5.3.4 所有观测变量对水和氮及凋落物添加的响应 | 第60-63页 |
5.4 讨论 | 第63-64页 |
5.4.1 土壤微生物碳氮对水和氮及凋落物添加的响应 | 第63页 |
5.4.2 土壤微生物群落对水和氮及凋落物添加的响应 | 第63-64页 |
5.4.3 土壤全氮和有机碳对水和氮及凋落物添加的响应 | 第64页 |
5.5 小结 | 第64-66页 |
第六章 水和氮及凋落物添加对羊草植株衰老过程中氮磷重吸收的影响 | 第66-77页 |
6.1 前言 | 第66-67页 |
6.2 材料与方法 | 第67-71页 |
6.2.1 实验地概况 | 第67页 |
6.2.2 实验设计 | 第67页 |
6.2.3 取样及样品分析 | 第67-68页 |
6.2.4 数据分析 | 第68-71页 |
6.3 实验结果 | 第71-75页 |
6.3.1 水和氮及凋落物添加对土壤有效养分的影响 | 第71页 |
6.3.2 水和氮及凋落物添加对羊草成熟器官养分状况的影响 | 第71-72页 |
6.3.3 水和氮及凋落物添加对羊草氮磷重吸收效率的影响 | 第72页 |
6.3.4 水和氮及凋落物添加对羊草氮磷重吸收能力的影响 | 第72-74页 |
6.3.5 羊草成熟茎叶与衰老茎叶氮磷含量的关系 | 第74-75页 |
6.4 讨论 | 第75-76页 |
6.4.1 羊草氮磷重吸收 | 第75页 |
6.4.2 水和氮及凋落物添加对羊草氮和磷重吸收效率的影响 | 第75页 |
6.4.3 水和氮及凋落物添加对羊草氮磷重吸收能力的影响 | 第75-76页 |
6.5 小结 | 第76-77页 |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 第77-79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77页 |
7.2 研究特色与创新 | 第77页 |
7.3 研究展望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93页 |
致谢 | 第93-95页 |
作者简历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