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上篇 文献综述 | 第11-40页 |
第一章 根结线虫及设施蔬菜根结线虫病的发生现状 | 第12-18页 |
1 根结线虫 | 第12-14页 |
1.1 根结线虫病原种类和生理小种 | 第12-13页 |
1.2 根结线虫鉴定方法 | 第13页 |
1.3 根结线虫生物学特性 | 第13页 |
1.4 根结线虫致病机理 | 第13-14页 |
2 根结线虫病 | 第14-16页 |
2.1 根结线虫病的病害症状 | 第14-15页 |
2.2 根结线虫病的发病规律 | 第15-16页 |
3 设施蔬菜根结线虫病的发生现状 | 第16-18页 |
第二章 设施蔬菜根结线虫病防控技术 | 第18-24页 |
1 农业与物理防治 | 第18-19页 |
1.1 农业防治 | 第18页 |
1.2 物理防治 | 第18-19页 |
2 化学防治 | 第19页 |
3 生物防治 | 第19-24页 |
3.1 杀线植物 | 第19-20页 |
3.2 真菌 | 第20页 |
3.3 细菌 | 第20-24页 |
第三章 芽孢杆菌在植病生防中应用及其发酵工艺 | 第24-30页 |
1 芽孢杆菌在植病生防中的应用 | 第24页 |
2 解淀粉芽孢杆菌的生防机制 | 第24-27页 |
2.1 解淀粉芽孢杆菌的生防作用机制 | 第24-27页 |
3 采用正交法优化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工艺 | 第27-30页 |
3.1 优化方法 | 第27页 |
3.2 优化发酵培养基 | 第27-28页 |
3.3 优化发酵条件 | 第28-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40页 |
下篇 研究内容 | 第40-84页 |
第一章 解淀粉芽孢杆菌B1619对设施蔬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 | 第42-5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3-46页 |
1.1 试验材料 | 第43-44页 |
1.2 试验方法 | 第44页 |
1.3 生防菌B1619防治设施蔬菜根结线虫病田间试验 | 第44-45页 |
1.4 生防菌B1619防治设施蔬菜根结线虫病室内毒力测定 | 第45-46页 |
1.5 数据分析 | 第4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6-53页 |
2.1 生防菌B1619防治设施蔬菜根结线虫病田间试验结果 | 第46页 |
2.2 生防菌B1619防治设施蔬菜根结线虫病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 第46-53页 |
3 讨论 | 第53-56页 |
第二章 解淀粉芽孢杆菌B1619诱导番茄植株抗根结线虫病系统防卫反应基因表达和抗氧化酶活力的研究 | 第56-6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7-59页 |
1.1 试验材料 | 第57-58页 |
1.2 试验方法 | 第58-5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9-62页 |
2.1 生防菌B1619诱导番茄叶片防卫反应基因表达 | 第59-60页 |
2.2 生防菌B1619诱导番茄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反应 | 第60-62页 |
3 讨论 | 第62-64页 |
第三章 正交法优化解淀粉芽孢杆菌B1619发酵工艺 | 第64-7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5-67页 |
1.1 供试菌株 | 第65页 |
1.2 种子液的制备 | 第65页 |
1.3 发酵培养基单因子筛选 | 第65-66页 |
1.4 发酵条件单因子筛选 | 第66页 |
1.5 正交试验设计 | 第66-6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7-74页 |
2.1 发酵培养基单因子筛选 | 第67-68页 |
2.2 发酵条件单因子筛选 | 第68-70页 |
2.3 正交试验优化发酵培养基和条件 | 第70-74页 |
3 讨论 | 第74-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4页 |
致谢 | 第84-8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利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