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园艺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观赏园艺类病虫害论文

转WRKY基因菊花的抗蚜性育种利用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引言第9-1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20页
    1 观赏植物育种的重要意义第10-14页
        1.1 主要观赏性状育种第10-12页
            1.1.1 花色第10-11页
            1.1.2 花型第11-12页
            1.1.3 花期第12页
        1.2 抗耐性的遗传改良第12-14页
            1.2.1 抗除草剂第12页
            1.2.2 抗生物胁迫第12-13页
            1.2.3 抗非生物胁迫第13-14页
    2 观赏植物传统育种与现代育种相结合的育种方法第14-16页
        2.1 传统育种与现代育种第14-15页
        2.2 常规杂交育种与分子育种的有机结合第15页
        2.3 转基因杂交育种研究进展第15-16页
    3 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植物中的遗传及其转育研究第16-18页
        3.1 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第16-17页
        3.2 外源基因的遗传稳定性第17页
        3.3 外源基因的转育研究第17-18页
    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8-20页
第二章 转WRKY基因菊花杂交后代的目标基因检测第20-2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1-24页
        1.1 植物材料第21页
        1.2 常规杂交试验与播种第21-22页
        1.3 基因组DNA提取第22-23页
        1.4 杂交后代外源基因的分子检测第23-24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4-26页
        2.1 杂交结实率第24页
        2.2 杂种后代种子萌发率与移栽成活率第24-25页
        2.3 杂交后代目标WRKY基因的PCR检测第25-26页
    3 讨论第26-28页
第三章 转WRKY基因菊花杂交后代的抗蚜性鉴定第28-3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8-29页
        1.1 植物材料第28-29页
        1.2 供试虫源第29页
        1.3 蚜虫接种与鉴定第29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9-33页
        2.1 携带CmWRKYs杂交后代株系及其亲本的抗蚜性鉴定第29-31页
        2.2 携带与未携带CmWRKYs杂交后代及其亲本的抗蚜性鉴定第31-33页
    3 讨论第33-36页
第四章 转WRKY基因菊花杂交后代部分园艺性状的遗传变异第36-4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7页
        1.1 植物材料第37页
        1.2 株高和基部茎粗性状调查第37页
        1.3 花器性状调查第37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7-42页
        2.1 转WKRY菊花杂交后代的株高和基部茎粗变异第37-38页
        2.2 转WKRY菊花杂交后代花器性状变异第38-42页
    3 讨论第42-44页
全文结论及创新点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54页
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产酶溶杆菌抗菌活性物质HSAF对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作用机制的初探
下一篇:解淀粉芽孢杆菌B1619对设施蔬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与抗病性诱导作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