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物流产业相关性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区域物流基本理论 | 第11-12页 |
1.2.1 区域物流的概念 | 第11页 |
1.2.2 区域物流一体化的概念 | 第11-12页 |
1.2.3 区域物流一体化的特征 | 第12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2-18页 |
1.3.1 关于物流产业内涵的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1.3.2 关于投入产出法应用综述 | 第15-16页 |
1.3.3 关于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的应用综述 | 第16-18页 |
1.4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及创新 | 第18-19页 |
1.5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 第19-21页 |
1.6 结论、不足与展望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国内外物流产业发展现状 | 第22-37页 |
2.1 物流产业发展历史与现状 | 第22-25页 |
2.1.1 物流产业的形成 | 第22-23页 |
2.1.2 物流产业的界定 | 第23-24页 |
2.1.3 物流产业的发展趋势 | 第24-25页 |
2.2 国内区域物流产业发展 | 第25-29页 |
2.2.1 “长三角”区域物流发展状况 | 第25-28页 |
2.2.2 “珠三角”区域物流发展状况 | 第28-29页 |
2.3 国外发达国家物流产业发展 | 第29-37页 |
2.3.1 美国物流产业的发展 | 第29-33页 |
2.3.2 日本物流产业的发展 | 第33-37页 |
第三章 京津冀三地内部物流产业关联特征分析 | 第37-46页 |
3.1 四部门投入产出表的中间使用部分分析 | 第37-39页 |
3.2 投入产出表的消耗系数 | 第39-41页 |
3.3 京津冀物流产业关联特性的进一步分析 | 第41-46页 |
第四章 京津冀三地内部物流产业的产业波及效应分析 | 第46-51页 |
4.1 分析产业波及效应的工具 | 第46-47页 |
4.2 京津冀物流产业的产业波及效应分析 | 第47-51页 |
4.2.1 物流产业的后向关联 | 第47-48页 |
4.2.2 物流产业的前向关联 | 第48-49页 |
4.2.3 物流产业的生产诱发效应 | 第49-51页 |
第五章 京津冀区域内三地之间物流产业关联度分析 | 第51-61页 |
5.1 区域间投入产出表的编制方法 | 第51-54页 |
5.2 京津冀区域间物流产业波及效应分析 | 第54-56页 |
5.3 京津冀区域间物流产业的消耗系数 | 第56-61页 |
第六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61-66页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61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61-65页 |
6.3 创新与不足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