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濮凹陷深层天然气成藏特征与分布规律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2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天然气理论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1 天然气成因基础理论 | 第9-10页 |
1.2.2 东濮凹陷油气成藏研究存在主要问题 | 第10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0-12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1-12页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2-20页 |
2.1 地层发育特征 | 第12-14页 |
2.1.1 前古近系地层 | 第12页 |
2.1.2 古近系地层 | 第12-14页 |
2.2 构造及演化特征 | 第14-16页 |
2.2.1 构造单元划分 | 第15-16页 |
2.2.2 构造演化特征 | 第16页 |
2.3 东濮凹陷主要气田勘探情况 | 第16-20页 |
第3章 东濮凹陷深层天然气成藏基本条件 | 第20-24页 |
3.1 烃源岩条件 | 第20-22页 |
3.1.1 有机质丰度 | 第20-21页 |
3.1.2 有机质类型 | 第21页 |
3.1.3 有机质成熟度 | 第21-22页 |
3.2 储层条件 | 第22页 |
3.3 盖层条件 | 第22-23页 |
3.3.1 泥岩盖层特征 | 第22-23页 |
3.3.2 盐岩盖层特征 | 第23页 |
3.4 成藏组合特征 | 第23-24页 |
第4章 东濮凹陷深层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 第24-45页 |
4.1 天然气组分特征 | 第24-35页 |
4.1.1 濮卫地区天然气组分特征 | 第28-30页 |
4.1.2 文留地区天然气组分特征 | 第30-33页 |
4.1.3 桥白地区天然气组分特征 | 第33-35页 |
4.2 天然气同位素特征 | 第35-43页 |
4.2.1 濮卫地区天然气同位素特征 | 第37-39页 |
4.2.2 文留地区天然气同位素特征 | 第39-41页 |
4.2.3 桥白地区天然气同位素特征 | 第41-43页 |
4.3 天然气成熟度特征 | 第43-45页 |
第5章 东濮凹陷深层天然气成因类型及其分布特征 | 第45-52页 |
5.1 天然气成因类型及其判识 | 第45-49页 |
5.2 不同成因类型天然气分布特征 | 第49-52页 |
第6章 东濮凹陷深层天然气成藏特征及主控因素 | 第52-66页 |
6.1 典型气藏成藏特征 | 第52-63页 |
6.1.1 文23气藏成藏特征解剖 | 第52-56页 |
6.1.2 胡古2气藏成藏特征解剖 | 第56-59页 |
6.1.3 桥口气藏成藏特征解剖 | 第59-63页 |
6.2 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 第63-66页 |
6.2.1 烃源岩控藏效应 | 第64页 |
6.2.2 储层控藏效应 | 第64-65页 |
6.2.3 盖层控藏效应 | 第65页 |
6.2.4 输导体系控藏效应 | 第65-66页 |
第7章 结论 | 第66-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