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铀纯化厂职业健康现状综合评价与对策研究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职业健康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2.1 职业健康发展概况 | 第10-11页 |
1.2.2 职业健康管理现状 | 第11-13页 |
1.2.3 职业健康评价概述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4-17页 |
1.3.1 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第2章 某铀纯化厂概况 | 第17-21页 |
2.1 企业简介 | 第17-18页 |
2.1.1 企业背景 | 第17页 |
2.1.2 地理位置 | 第17页 |
2.1.3 企业现状 | 第17-18页 |
2.2 生产及设施介绍 | 第18-20页 |
2.2.1 主要工艺过程 | 第18-19页 |
2.2.2 工艺过程中的“三废”处理 | 第19页 |
2.2.3 主要生产及配套设施简述 | 第19-20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3章 铀纯化车间职业有害因素分析 | 第21-43页 |
3.1 职业有害因素的分类方法 | 第21-22页 |
3.2 评价单元划分及职业有害因素辨识 | 第22-23页 |
3.2.1 评价单元的划分 | 第22页 |
3.2.2 职业有害因素辨识 | 第22-23页 |
3.3 放射性职业有害因素分析 | 第23-28页 |
3.3.1 放射性有害因素来源 | 第23-25页 |
3.3.2 放射性职业有害因素监测 | 第25-27页 |
3.3.3 放射性职业有害因素分析 | 第27-28页 |
3.4 非放射性职业有害因素 | 第28-42页 |
3.4.1 噪声 | 第29-31页 |
3.4.2 工业毒物 | 第31-38页 |
3.4.3 粉尘 | 第38-4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铀纯化车间职业健康综合评价方法 | 第43-51页 |
4.1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 第43-46页 |
4.1.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 第44页 |
4.1.2 构造判断矩阵 | 第44页 |
4.1.3 层次单排序和一致性检验 | 第44-46页 |
4.2 确定比较数据序列与标准数据序列的关联度 | 第46-48页 |
4.2.1 确定最优指标集和规范化处理 | 第46-47页 |
4.2.2 计算关联系数和关联度 | 第47-48页 |
4.2.3 基于层次分析的灰色关联综合评价 | 第4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8-51页 |
第5章 铀纯化车间职业健康现状综合评价 | 第51-57页 |
5.1 职业有害因素监测数据分析 | 第51-52页 |
5.2 各评价因子权重计算 | 第52-54页 |
5.2.1 建立评价车间的评价分析图 | 第52页 |
5.2.2 确定判断矩阵和权重计算 | 第52-54页 |
5.3 关联系数计算 | 第54-56页 |
5.3.1 确定最优指标集和参评数据序列 | 第54-55页 |
5.3.2 计算关联度系数 | 第55-56页 |
5.4 灰色关联度的计算及综合评价 | 第5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6章 结论及优化建议 | 第57-61页 |
6.1 结论 | 第57-58页 |
6.2 优化建议 | 第58-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1页 |
附表 | 第71-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