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 检测管道泄漏的研究现状及国内外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13-16页 |
1.2.1 基于硬件的检测方法 | 第13-14页 |
1.2.2 基于软件的检测方法 | 第14-16页 |
1.2.3 管道泄漏检测方法的选择 | 第16页 |
1.3 论文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基于负压波法的管道检漏与定位的研究 | 第18-28页 |
2.1 负压波法泄漏检测与定位的基本原理 | 第19-21页 |
2.2 影响负压波检测定位的参数修正 | 第21-23页 |
2.2.1 压力波在输油管道介质中传播速度的确定 | 第21-23页 |
2.2.2 首、末站检测系统的时间的同步 | 第23页 |
2.3 负压波信号的检测 | 第23-25页 |
2.4 小结 | 第25-28页 |
第三章 基于改进的EMD算法与小波去噪相结合的去噪方法研究 | 第28-44页 |
3.1 基于EMD和小波去噪相结合的去噪方法研究 | 第28-36页 |
3.1.1 EMD的基本原理 | 第29-30页 |
3.1.2 小波去噪的基本原理 | 第30-31页 |
3.1.3 小波去噪的方法及阈值处理 | 第31-33页 |
3.1.4 基于小波消噪的EMD方法 | 第33-35页 |
3.1.5 实验与结果分析 | 第35-36页 |
3.2 端点处极值延拓和余弦窗函数结合的改进EMD算法 | 第36-42页 |
3.2.1 EMD的端点效应 | 第36-37页 |
3.2.2 余弦窗函数的引进抑制端点效应 | 第37-39页 |
3.2.3 实验与结果分析 | 第39-42页 |
3.3 小结 | 第42-44页 |
第四章 基于自适应随机共振的EMD对微弱信号的检测 | 第44-58页 |
4.1 结构参数自适应的随机共振 | 第44-50页 |
4.1.1 随机共振的基本原理 | 第45-46页 |
4.1.2 数值求解算法 | 第46页 |
4.1.3 随机共振的系统参数选择 | 第46-48页 |
4.1.4 参数结构自适应的随机共振 | 第48-50页 |
4.2 EMD与自适应随机共振相结合的微弱信号检测方法 | 第50-52页 |
4.3 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52-57页 |
4.4 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实际管道信号的去噪与奇异点检测 | 第58-66页 |
5.1 实际管道信号的去噪与奇异点检测 | 第58-65页 |
5.2 小结 | 第65-66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6-68页 |
6.1 论文总结 | 第66-67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致谢 | 第72-74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集及科研成果目录 | 第74-76页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76-78页 |
附件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