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工程材料一般性问题论文

超疏水环氧树脂复合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创新点摘要第7-11页
前言第11-13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35页
    1.1 固体表面的润湿性及相关理论第13-16页
        1.1.1 固体表面的润湿性第13页
        1.1.2 概述和基本理论第13-16页
    1.2 自然界中的超疏水表面第16-18页
        1.2.1 滚动各向同性超疏水表面第16页
        1.2.2 滚动各向异性超疏水表面第16-17页
        1.2.3 高黏附力超疏水表面第17页
        1.2.4 具有Pattern结构的超疏水表面第17-18页
    1.3 超疏水涂层的制备材料第18-21页
        1.3.1 无机材料第18-20页
        1.3.2 有机材料-聚合物第20-21页
        1.3.3 无机-有机材料第21页
    1.4 超疏水涂层的制备方法第21-27页
        1.4.1 自上而下法第22-23页
        1.4.2 自下而上法第23-25页
        1.4.3 其他方法第25-27页
    1.5 超疏水涂层的应用第27-33页
        1.5.1 油/水分离第28页
        1.5.2 耐腐蚀第28-29页
        1.5.3 自清洁第29-30页
        1.5.4 防结冰第30页
        1.5.5 减阻第30-31页
        1.5.6 抗菌第31页
        1.5.7 透明度和防反射第31-32页
        1.5.8 其他应用第32-33页
    1.6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第33-35页
        1.6.1 超疏水涂层亟待解决的问题第33页
        1.6.2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第33页
        1.6.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第33-35页
第二章 喷涂法制备环氧树脂基超疏水TiO_2复合涂层第35-43页
    2.1 前言第35页
    2.2 实验部分第35-37页
        2.2.1 实验药品第35-36页
        2.2.2 实验仪器第36页
        2.2.3 喷涂法制备超疏水环氧树脂(E44)复合涂层第36-37页
        2.2.4 超疏水复合涂层的表征第37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7-42页
        2.3.1 FEP含量对疏水涂层接触角的影响第37-38页
        2.3.2 改性TiO_2含量对疏水涂层接触角的影响第38页
        2.3.3 超疏水涂层的表面形貌分析第38-39页
        2.3.4 涂层的红外分析及过程机理第39-40页
        2.3.5 温度对涂层的影响第40-41页
        2.3.6 耐腐蚀和电化学测试第41-42页
    2.4 本章小节第42-43页
第三章 喷涂法制备m-ZnO增强超疏水EP/FEP复合涂层第43-54页
    3.1 前言第43-44页
    3.2 实验部分第44-46页
        3.2.1 实验药品第44页
        3.2.2 实验仪器第44页
        3.2.3 喷涂法制备m-ZnO增强超疏水EP/FEP复合涂层第44-45页
        3.2.4 超疏水复合涂层的表征第45-46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6-52页
        3.3.1 m-ZnO和NH_4HCO_3含量对疏水涂层接触角的影响第46-47页
        3.3.2 超疏水涂层的表面形貌分析第47-48页
        3.3.3 涂层的红外分析及m-ZnO的效果对比实物图第48-49页
        3.3.4 XRD分析第49页
        3.3.5 温度对涂层的影响第49-50页
        3.3.6 电化学和耐腐蚀测试第50-52页
        3.3.7 耐磨性能测试分析第52页
    3.4 本章小节第52-54页
第四章 静电喷涂法制备超疏水粉煤灰复合涂层第54-62页
    4.1 前言第54页
    4.2 实验部分第54-56页
        4.2.1 实验药品第54页
        4.2.2 实验仪器第54-55页
        4.2.3 静电喷涂法制备超疏水环氧树脂(E42)复合涂层第55-56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6-60页
        4.3.1 粉煤灰目数及含量对涂层接触角的影响第56页
        4.3.2 FTIR结构分析第56-57页
        4.3.3 温度对涂层的影响第57-58页
        4.3.4 电化学和耐腐蚀测试第58-59页
        4.3.5 耐磨性能第59-60页
    4.4 本章小结第60-62页
结论及展望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76页
发表的文章第76-78页
致谢第78-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石墨烯包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下一篇:面向压电驱动纳米定位平台的自抗扰运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