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研究--基于战略管理的高校绩效评价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7页 |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8-10页 |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选题意义 | 第10页 |
·研究动态和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及评价 | 第10-12页 |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及评价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3-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研究的关键点 | 第14-15页 |
·论文框架 | 第15-17页 |
第2章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分析 | 第17-25页 |
·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17-19页 |
·非营利组织及其范围 | 第17-18页 |
·绩效评价的内涵 | 第18-19页 |
·理论基础 | 第19-21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9-20页 |
·权变管理理论 | 第20-21页 |
·系统理论 | 第21页 |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特征及作用 | 第21-25页 |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财务特征 | 第22页 |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作用 | 第22-25页 |
第3章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5-33页 |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指标 | 第25-26页 |
·指标、指标体系的概念 | 第25页 |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指标 | 第25页 |
·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作用 | 第25-26页 |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的原则 | 第26-27页 |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主体 | 第27-28页 |
·政府 | 第27页 |
·专业评价机构 | 第27页 |
·非营利组织内部 | 第27-28页 |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客体 | 第28-31页 |
·非营利性 | 第28-29页 |
·筹资能力 | 第29-30页 |
·运营能力 | 第30页 |
·发展能力 | 第30-31页 |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依据 | 第31页 |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标准 | 第31-33页 |
第4章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33-39页 |
·绩效评价的主要方法 | 第33-35页 |
·平衡记分卡法 | 第33-35页 |
·比率分析法 | 第35页 |
·结构分析法 | 第35页 |
·模糊综合评判法 | 第35页 |
·非营利组织财务绩效综合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35-36页 |
·模糊综合评判法在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中的应用 | 第36-39页 |
第5章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实例研究 | 第39-52页 |
·西安市黑河金盆水利枢纽工程简介 | 第39-41页 |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立 | 第41-42页 |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确立——基于AHP技术 | 第42-44页 |
·绩效评价的模糊综合评判 | 第44-51页 |
·建立评判集 | 第44页 |
·专家打分表 | 第44-46页 |
·指标层模糊评判 | 第46-49页 |
·准则层模糊评判 | 第49-50页 |
·整体绩效评价模糊评判 | 第50-51页 |
·实例研究的结论及思考 | 第51-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附录 | 第56-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