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的救赎--史铁生存在哲学与宗教意识论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0-17页 |
第一节 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第二节 选题说明 | 第12-14页 |
一、人本主义出发点 | 第12-14页 |
二、拯救的宏愿 | 第14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目标 | 第14-15页 |
第四节 论文总体框架 | 第15-17页 |
第一章 直面人生困境的写作 | 第17-38页 |
第一节 造化——困境在人间 | 第17-23页 |
一、史铁生写作论 | 第17-20页 |
二、直面人生困境 | 第20-23页 |
第二节 心源——疑问在心间 | 第23-29页 |
一、人本起点 | 第23-25页 |
二、困苦之源 | 第25-27页 |
三、人类出路 | 第27-29页 |
第三节 史铁生的存在主义文学 | 第29-38页 |
一、史铁生作品中的存在现象 | 第29-30页 |
二、史铁生对存在主义的创新 | 第30-35页 |
三、史铁生的存在主义文学 | 第35-38页 |
第二章 哲思突围 | 第38-51页 |
第一节 天人合一 | 第38-39页 |
第二节 生死大问 | 第39-42页 |
一、生有何欢 | 第39-40页 |
二、死有何惧 | 第40-41页 |
三、生死同一 | 第41-42页 |
第三节 魂器一体 | 第42-43页 |
一、心魂确在 | 第42-43页 |
二、轮回不息 | 第43页 |
第四节 真、善、美、诚 | 第43-45页 |
一、“真实”和“虚真” | 第43-44页 |
二、真实与真诚 | 第44页 |
三、真、善、美、诚 | 第44-45页 |
第五节 时间维度 | 第45-47页 |
第六节 宿命之旅 | 第47-51页 |
一、原罪与忏悔 | 第47-48页 |
二、苦难与信心 | 第48页 |
三、欲望与希望 | 第48-49页 |
四、残疾与爱情 | 第49-51页 |
第三章 彼岸圣光 | 第51-63页 |
第一节 宇宙猜想 | 第51-54页 |
一、神创宇宙 | 第51-53页 |
二、人间戏剧 | 第53-54页 |
第二节 宗教与信仰 | 第54-58页 |
一、宗教精神 | 第54-57页 |
二、佛教、基督教之比较 | 第57-58页 |
第三节 诸神论 | 第58-61页 |
一、神之有无 | 第58-59页 |
二、神之分类 | 第59-60页 |
三、神之特点 | 第60页 |
四、神之作用 | 第60-61页 |
第四节 神界与人界的一统 | 第61-63页 |
一、从圆满到圆满——无限论 | 第61-62页 |
二、逼近无限——过程论 | 第62-63页 |
第四章 命运拯救 | 第63-77页 |
第一节 拯救之因 | 第63-67页 |
一、苦难宿命 | 第63-64页 |
二、人类迷失 | 第64-66页 |
三、终点虚无 | 第66-67页 |
第二节 拯救之道 | 第67-77页 |
一、救赎视角 | 第67-68页 |
二、救赎之道 | 第68-77页 |
结论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1-82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第82-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