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工作者专业化的路径研究--基于南昌市东湖区的调查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导论 | 第10-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1 实践意义 | 第10-11页 |
1.2.2 学术价值 | 第11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3.1 文献研究法 | 第11-12页 |
1.3.2 问卷调查 | 第12页 |
1.3.3 访谈法 | 第12页 |
1.4 论文框架 | 第12-13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3-20页 |
2.1 社区工作者专业化的相关概念界定 | 第13-14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4-15页 |
2.2.1 成就动机理论 | 第14-15页 |
2.2.2 社会角色理论 | 第15页 |
2.3 国内外研究 | 第15-18页 |
2.3.1 国外研究 | 第15-16页 |
2.3.2 国内研究 | 第16-18页 |
2.4 相关研究成果的综评 | 第18-20页 |
3 南昌市东湖区社区工作者的专业化情况 | 第20-42页 |
3.1 南昌市东湖区概况 | 第20-21页 |
3.2 调查方案设计与实施 | 第21-28页 |
3.2.1 调查目的 | 第21页 |
3.2.2 调查方案设计 | 第21页 |
3.2.3 调查方案的实施 | 第21-22页 |
3.2.4 调查结果分析 | 第22-28页 |
3.3 南昌市东湖区社区工作者专业化必要性 | 第28-29页 |
3.3.1 发展本土社工 | 第28页 |
3.3.2 营造专业氛围 | 第28-29页 |
3.3.3 加强与高校的合作 | 第29页 |
3.4 南昌市东湖区社区工作者专业化的主要路径 | 第29-33页 |
3.4.1 参加社会工作培训 | 第29-30页 |
3.4.2 参加职业水平考试 | 第30-31页 |
3.4.3 创办社工服务机构 | 第31-33页 |
3.5 南昌市东湖区社区工作者专业化特点 | 第33-35页 |
3.5.1 路径单一 | 第33-34页 |
3.5.2 被动学习 | 第34页 |
3.5.3 观念陈旧 | 第34-35页 |
3.6 南昌市东湖区社区工作者专业化困境 | 第35-39页 |
3.6.1 政府层面 | 第35-37页 |
3.6.2 社区层面 | 第37页 |
3.6.3 社区工作者层面 | 第37-39页 |
3.7 南昌市东湖区社区工作者专业化困境成因 | 第39-42页 |
3.7.1 理论分析 | 第39页 |
3.7.2 发展机制不健全 | 第39-40页 |
3.7.3 发展力度不足 | 第40-41页 |
3.7.4 发展氛围不足 | 第41-42页 |
4 社区工作者专业化的完善对策 | 第42-46页 |
4.1 完善政府对社区工作者的制度建设 | 第42页 |
4.1.1 完善相关保障制度 | 第42页 |
4.1.2 加强专业化管理 | 第42页 |
4.2 强化社区自我管理和建设功能 | 第42-43页 |
4.2.1 规范和创新人才培养 | 第43页 |
4.2.2 增强社区自我发展能力 | 第43页 |
4.3 拓展和完善培训体系 | 第43-45页 |
4.3.1 岗前培训 | 第44页 |
4.3.2 考前培训 | 第44页 |
4.3.3 在岗培训 | 第44-45页 |
4.4 加强社会工作宣传,促进专业认同 | 第45-46页 |
5 结论与反思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附录 1 访谈对象基本情况 | 第50-51页 |
附录 2 “南昌社区工作者专业化”调查问卷 | 第51-54页 |
附录 3 关于社区工作者的访谈提纲 | 第54-55页 |
附录 4 关于机构负责人的访谈提纲 | 第55-56页 |
附录 5 关于相关政府领导和工作人员的访谈提纲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