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索力优化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1.1 引言 | 第8页 |
1.2 斜拉桥发展历程 | 第8-13页 |
1.2.1 国外斜拉桥发展历程 | 第8-11页 |
1.2.2 国内斜拉桥发展历程 | 第11-13页 |
1.3 斜拉桥的分类 | 第13-14页 |
1.3.1 斜拉桥的结构体系 | 第13页 |
1.3.2 斜拉桥的材料类型 | 第13页 |
1.3.3 混凝土斜拉桥 | 第13-14页 |
1.4 混凝土斜拉桥的特点 | 第14-15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2 索力优化理论及仿真模型 | 第16-31页 |
2.1 引言 | 第16页 |
2.2 合理成桥索力的确定 | 第16-18页 |
2.2.1 合理成桥索力的确定原则 | 第16-17页 |
2.2.2 合理成桥索力的确定方法 | 第17-18页 |
2.3 影响矩阵法 | 第18-22页 |
2.3.1 基本定义 | 第18-19页 |
2.3.2 斜拉桥索力优化的影响矩阵法 | 第19-22页 |
2.4 内力平衡法 | 第22-23页 |
2.4.1 应力控制条件 | 第22页 |
2.4.2 主梁恒载弯矩可行域 | 第22-23页 |
2.5 影响矩阵法与内力平衡法的结合应用 | 第23页 |
2.6 有限元仿真模型 | 第23-30页 |
2.6.1 工程背景 | 第23-26页 |
2.6.2 建模过程介绍 | 第26-29页 |
2.6.3 成桥模型建立 | 第29-30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3 合理成桥索力计算 | 第31-49页 |
3.1 引言 | 第31页 |
3.2 成桥索力初算 | 第31-39页 |
3.2.1 未知荷载系数法 | 第31-33页 |
3.2.2 Midas/Civil模型修改 | 第33页 |
3.2.3 约束条件 | 第33-35页 |
3.2.4 初始索力计算 | 第35-36页 |
3.2.5 约束条件优化 | 第36-39页 |
3.3 影响矩阵 | 第39-41页 |
3.4 索力调整 | 第41-45页 |
3.5 成桥状态检验 | 第45-48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4 施工阶段中间索力优化 | 第49-64页 |
4.1 引言 | 第49页 |
4.2 中间索力优化方法 | 第49-53页 |
4.2.1 中间索力定义 | 第49页 |
4.2.2 中间索力优化意义 | 第49-50页 |
4.2.3 中间索力计算方法 | 第50-53页 |
4.3 中间索力优化计算 | 第53-57页 |
4.3.1 前支点挂篮介绍 | 第53-55页 |
4.3.2 计算参数的确定 | 第55页 |
4.3.3 中间索力优化计算 | 第55-57页 |
4.4 有限元仿真分析 | 第57-63页 |
4.4.1 有限元仿真说明 | 第57页 |
4.4.2 有限元仿真计算 | 第57-6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5.1 结论 | 第64-65页 |
5.2 展望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项目及成果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