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第8-9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一、老挝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二、老挝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3页 |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15-22页 |
第一节 BOT模式的特点 | 第15-17页 |
第二节 BOT模式的发展历程 | 第17-18页 |
第三节 BOT模式的积极作用与风险 | 第18-22页 |
一、BOT模式的积极作用 | 第18-20页 |
二、BOT模式的风险 | 第20-22页 |
第三章 万象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BOT模式的发展及存在问题 | 第22-31页 |
第一节 万象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BOT模式发展状况 | 第22-25页 |
一、万象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 第22-24页 |
二、万象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BOT模式的应用 | 第24-25页 |
第二节 万象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BOT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25-28页 |
一、BOT模式的应用范围有待进一步拓宽 | 第25页 |
二、BOT模式中政府职能尚未得到有效发挥 | 第25-26页 |
三、BOT模式运行中缺乏风险控制 | 第26-28页 |
第三节 万象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BOT模式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8-31页 |
一、思想观念方面存在误区 | 第29页 |
二、政府职能转变尚不到位 | 第29页 |
三、缺乏精通BOT模式的专门人才 | 第29-30页 |
四、缺乏完善的BOT法律规范 | 第30-31页 |
第四章 国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BOT模式的运作及经验借鉴 | 第31-36页 |
第一节 发达国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BOT模式的实践 | 第31-33页 |
一、澳大利亚:明确规定企业的回报率 | 第31页 |
二、英国:企业承担风险大而政府承担风险小 | 第31-32页 |
三、美国:较早应用BOT方式 | 第32-33页 |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BOT模式的实践 | 第33-34页 |
一、中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使BOT普及化 | 第33页 |
二、土耳其:政府与企业难形成共识 | 第33-34页 |
三、菲律宾:政府承担责任广风险高 | 第34页 |
第三节 国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BOT模式的启示 | 第34-36页 |
第五章 完善万象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BOT模式的建议 | 第36-41页 |
第一节 深化对BOT模式的认识 | 第36-37页 |
一、加强BOT模式的宣传 | 第36页 |
二、拓宽BOT模式的应用范围 | 第36-37页 |
第二节 正确发挥政府在BOT模式中的职能 | 第37-39页 |
一、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 | 第38页 |
二、充分发挥政府的管理职能 | 第38-39页 |
第三节 加强对BOT专门人才的培养 | 第39-40页 |
第四节 健全法律法规 | 第40-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