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15页 |
1.1 调强放疗的优势 | 第11-12页 |
1.2 同期放化疗的优势 | 第12-13页 |
1.3 诱导化疗的作用 | 第13页 |
1.4 辅助化疗的探索 | 第13-14页 |
1.5 本研究方案选择 | 第14-15页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5-18页 |
2.1 临床资料 | 第15页 |
2.1.1 纳入标准 | 第15页 |
2.1.2 排除标准 | 第15页 |
2.2 治疗方式 | 第15-16页 |
2.2.1 调强放射治疗 | 第15-16页 |
2.2.2 化疗 | 第16页 |
2.3 随访与疗效评价 | 第16-17页 |
2.4 统计方法 | 第17-18页 |
第3章 结果 | 第18-24页 |
3.1 临床资料 | 第18-19页 |
3.2 远期疗效 | 第19-22页 |
3.3 毒副反应 | 第22-24页 |
第4章 讨论 | 第24-26页 |
第5章 结论 | 第26-27页 |
致谢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2页 |
附录A AJCC第七版TNM分期 | 第32-33页 |
附录B 有计划危及器官体积的危及器官限定剂量推荐与计划评估要求 | 第33-34页 |
附录C 无计划危及器官体积的危及器官限定剂最推荐与计划评估要求 | 第34-35页 |
附录D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评价标准(CTCAE)3.0版 | 第35-36页 |
附录E RTOG急性放射反应*评价标准 | 第36-37页 |
附录F RTOG晚期放射治疗反应*的评价标准 | 第37-38页 |
综述 局部晚期鼻咽癌放化疗及分子靶向治疗的进展 | 第38-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