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论转化型抢劫罪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一、转化型抢劫罪的内涵和立法沿革第9-11页
    (一)转化型抢劫罪的概念与特征第9页
    (二)转化型抢劫罪的立法沿革第9-11页
二、转化型抢劫罪的构成条件第11-19页
    (一)转化型抢劫罪的前提条件第11-12页
        1. 转化型抢劫罪是不是以其基础行为成立犯罪作为必要条件第11页
        2. 转化型抢劫罪是不是以其基础行为“数额较大”作为成立犯罪的必要条件第11-12页
    (二)转化型抢劫罪的主体条件第12-15页
        1. 刑法理论界关于转化型抢劫罪的主体是否应该包含已满14周岁不满16 周岁的行为人有着不同的观点第13页
        2. 我国司法解释关于转化型抢劫罪主体是否包含介于14至 16 周岁的行为人的不同态度第13-14页
        3. 转化型抢劫罪的主体应该包含介于14至 16 周岁之间的行为人第14-15页
    (三)转化型抢劫罪的主观条件第15-16页
        1. 非法占有的犯罪目的第15页
        2. 转化目的的认定第15-16页
    (四)转化型抢劫罪的客观条件第16-19页
        1. 学术界关于转化型抢劫罪“当场”的界定第16-18页
        2. 关于转化型抢劫罪“暴力”的理解第18-19页
三、转化型抢劫罪的形态探讨第19-25页
    (一)转化型抢劫罪的先行行为是否存在未完成形态第19-21页
        1. 预备的先行行为第19-20页
        2. 中止的先行行为第20页
        3. 未遂的先行行为第20-21页
    (二)转化型抢劫的犯罪形态认定第21-25页
        1. 转化型抢劫是否存在未完成形态第21-24页
        2. 转化型抢劫罪既遂、未遂的区分标准第24-25页
四、转化型抢劫罪中的共同犯罪第25-29页
    (一)实施先行行为的行为人中只有一部分行为人实施了后续行为的定性第25-27页
    (二)未实施先行行为的第三人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行为的定性第27-29页
参考文献第29页

论文共2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晋城广播电视大学转型问题研究
下一篇:未生效合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