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2-18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3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1.2.1 国内文献研究 | 第14-15页 |
1.2.2 国外文献研究 | 第15-16页 |
1.3 研究方法及思路 | 第16页 |
1.4 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16-17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场景金融概论 | 第18-24页 |
2.1 场景金融的含义 | 第18页 |
2.2 场景金融的特征 | 第18-19页 |
2.3 场景金融国内演变历程 | 第19-20页 |
2.4 场景金融商业模式及分类 | 第20-23页 |
2.4.1 场景金融C端商业模式 | 第20-22页 |
2.4.2 场景金融B端商业模式 | 第22-2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支付宝9.0场景应用平台的商业模式剖析 | 第24-35页 |
3.1 支付宝的创立与发展 | 第24-26页 |
3.2 支付宝9.0的商业模式 | 第26-27页 |
3.2.1 支付宝9.0的战略目标 | 第26页 |
3.2.2 支付宝的盈利模式分析 | 第26-27页 |
3.3 支付宝9.0的场景应用 | 第27-33页 |
3.3.1 生活服务场景应用 | 第28-30页 |
3.3.2 投资理财场景应用 | 第30-31页 |
3.3.3 社交场景应用 | 第31-32页 |
3.3.4 融资场景应用 | 第32-33页 |
3.4 国内场景金融平台比较 | 第33-3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场景金融平台质量评价研究 | 第35-55页 |
4.0 层次分析法介绍 | 第35-38页 |
4.0.1 层次分析法原理及特点 | 第35-36页 |
4.0.2 层次分析法基本步骤 | 第36-38页 |
4.1 指标选取原则 | 第38-39页 |
4.2 场景金融平台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第39-48页 |
4.2.1 场景金融平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二级指标文献综述 | 第40页 |
4.2.2 场景金融平台服务质量指标体系三级指标相关文献综述 | 第40-48页 |
4.3 建立层次分析模型 | 第48-52页 |
4.3.1 构造判断矩阵 | 第48-49页 |
4.3.2 一致性检验 | 第49-50页 |
4.3.3 层次单排序 | 第50-51页 |
4.3.4 层次总排序 | 第51-52页 |
4.4 层次分析法结果分析 | 第52-5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场景金融平台对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借鉴 | 第55-69页 |
5.1 传统商业银行互联网平台与支付宝9.0平台的优劣势分析 | 第55-58页 |
5.1.1 两者产品质量比较 | 第55-57页 |
5.1.2 系统质量比较 | 第57-58页 |
5.1.3 服务质量比较 | 第58页 |
5.2 支付宝9.0平台对商业银行的冲击 | 第58-63页 |
5.2.1 对商业银行金融定位的冲击 | 第59页 |
5.2.2 对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冲击 | 第59-60页 |
5.2.3 支付宝9.0对商业银行收入来源的冲击 | 第60-63页 |
5.3 传统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方面的实践 | 第63-64页 |
5.4 传统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转型路径 | 第64-68页 |
5.4.1 银行应明确场景金融时代的定位 | 第64页 |
5.4.2 以顾客为中心,改善客户体验 | 第64-65页 |
5.4.3 打造场景应用平台,建立场景生态圈 | 第65-66页 |
5.4.4 持续进行产品创新 | 第66页 |
5.4.5 提高对互联网业务的风控水平 | 第66-67页 |
5.4.6 引进复合型人才,改善科研水平 | 第67-6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