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区域规划论文--中国区域规划论文--农村乡镇规划论文

粤东蕉岭石寨村聚落特色与建筑文化保护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27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6-17页
        1.1.1. 研究背景第16-17页
        1.1.2. 研究意义第17页
    1.2. 研究对象及内容第17-19页
        1.2.1. 研究对象第17-18页
        1.2.2. 研究主要内容第18-19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9-25页
        1.3.1. 国外研究综述第19-21页
        1.3.2. 国内古村落的保护研究综述第21-23页
        1.3.3. 客家相关研究综述第23-25页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第25-27页
        1.4.1. 研究方法第25-26页
        1.4.2. 研究框架第26-27页
第二章 粤东客家地区的地域性与文化背景第27-36页
    2.1. 粤东客家地区地域性第27-30页
        2.1.1. 地理位置第28-29页
        2.1.2. 梅州市古村落的分布第29-30页
    2.2. 客家人的迁徒与文化特征第30-36页
        2.2.1. 迁徙规模与文化成形第30-31页
        2.2.2. 粤东地域民系文化特点第31-36页
第三章 石寨村聚落空间地域特征分析第36-53页
    3.1. 石寨古村落概况第36-37页
    3.2. 村落演变主要影响因素第37-42页
        3.2.1. 环境因素第37-38页
        3.2.2. 历史因素第38-40页
        3.2.3. 经济因素第40-41页
        3.2.4. 技术因素第41-42页
    3.3. 村落外部构成因素的特征分析第42-46页
        3.3.1. 选址与环境意向第42-43页
        3.3.2. 聚居特色第43-44页
        3.3.3. 民俗文化与生活习惯第44-46页
    3.4. 村落内部空间层面的特征分析第46-51页
        3.4.1. 村落整体空间形态第46-47页
        3.4.2. 村落街巷肌理特色第47-48页
        3.4.3. 古村历史环境要素第48-51页
    3.5. 聚落空间价值分析第51-53页
        3.5.1. 传统古村落选址与营建的典范第51-52页
        3.5.2. 村落布局体现传统可持续人居模式第52-53页
第四章 石寨村建筑特色与营造规律第53-78页
    4.1. 石寨村建筑分布第53页
    4.2. 建筑文化共性第53-62页
        4.2.1. 传统建筑风水文化第53-55页
        4.2.2. 建筑装饰艺术第55-58页
        4.2.3. 材料与结构技术第58-62页
    4.3. 单元建筑特色与营造手法第62-75页
        4.3.1. 方形土楼——树德楼、方楼第62-69页
        4.3.2. 围龙屋——华祝堂、马山祖祠(郭氏宗祠)第69-72页
        4.3.3. 杠屋——崇德楼第72-73页
        4.3.4. 走马楼——民居第73-74页
        4.3.5. 文教构筑物——青云塔第74-75页
    4.4. 建筑特色价值分析第75-78页
        4.4.1. 土木建筑史的标本第76页
        4.4.2. 早期生态建筑先驱第76-77页
        4.4.3. 客家文化认同符号第77-78页
第五章 现状问题分析与保护更新策略第78-101页
    5.1. 石寨村存在问题第78-82页
        5.1.1. 建筑质量状况第78页
        5.1.2. 环境问题状况第78-79页
        5.1.3. 文物保护措施第79页
        5.1.4. 开发利用状况第79-80页
        5.1.5. 古村管理措施第80页
        5.1.6. 现状问题小结第80-82页
    5.2. 其他村、镇的保护对石寨村的指导意义第82-85页
        5.2.1. 社区营造模式第82-84页
        5.2.2. 传统景观营造模式第84-85页
    5.3. 保护对策探究第85-96页
        5.3.1. 村落保护要点第86页
        5.3.2. 村落保护策略第86-87页
        5.3.3. 聚落格局与风貌保护建议第87-90页
        5.3.4. 传统建筑保护与修缮建议第90-95页
        5.3.5. 传统文化与习俗保护建议第95-96页
    5.4. 古村环境提升与更新策略第96-101页
        5.4.1. 交通的组织第96页
        5.4.2. 设施的完善第96-97页
        5.4.3. 环境的绿化第97-98页
        5.4.4. 景观的营造第98-101页
结论第101-104页
参考文献第104-10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课题第106-108页
致谢第108-109页
附录第109-110页

论文共11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雷州邦塘村聚落空间与建筑特色保护研究
下一篇:A公司汽车后市场项目规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