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黏土屏障重金属迁移离心模拟相似性及击穿时间评估方法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符号清单和术语表第16-17页
第1章 绪论第17-33页
    1.1 研究背景第17-18页
    1.2 防污屏障技术简介第18-20页
    1.3 防污屏障服役性能研究现状第20-23页
    1.4 污染物迁移物理模型试验技术应用现状第23-24页
    1.5 污染物迁移离心模型试验技术研究现状第24-29页
        1.5.1 污染物迁移离心模型相似原理第24-26页
        1.5.2 污染物迁移离心模型相似性研究现状第26-28页
        1.5.3 吸附作用相关问题研究现状第28-29页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技术路线第29-33页
        1.6.1 问题的提出第29-30页
        1.6.2 研究技术路线第30-31页
        1.6.3 研究内容第31-33页
第2章 防污屏障中污染物迁移理论模型及分析方法第33-67页
    2.1 前言第33页
    2.2 污染物迁移的机理第33-41页
        2.2.1 对流作用第33-34页
        2.2.2 分子扩散作用第34页
        2.2.3 机械弥散作用第34-35页
        2.2.4 吸附作用第35-37页
        2.2.5 污染物迁移控制方程第37-41页
    2.3 均匀介质中不同边界条件下一维对流-弥散-线性吸附作用解析解第41-52页
        2.3.1 前言第41-42页
        2.3.2 解析模型介绍第42-45页
        2.3.3 不同边界模型比较第45-51页
        2.3.4 边界条件应用讨论第51-52页
    2.4 一维非线性吸附模拟方法第52-57页
        2.4.1 前言第52-53页
        2.4.2 差分法介绍第53-55页
        2.4.3 商业软件介绍第55-57页
    2.5 土工膜复合竖向屏障解析模拟方法第57-65页
        2.5.1 前言第57-58页
        2.5.2 解析模型第58-60页
        2.5.3 模型求解及验证第60-65页
    2.6 本章小结第65-67页
第3章 黏土屏障中污染物迁移模型试验材料及装置设计第67-93页
    3.1 模型试验材料第67-72页
        3.1.1 前言第67页
        3.1.2 试验材料选择及参数介绍第67-72页
    3.2 试验装置及仪器第72-81页
        3.2.1 前言第72-73页
        3.2.2 模型试验装置及测试分析仪器第73-81页
    3.3 试验量测仪器的标定第81-85页
        3.3.1 电极标定第81-83页
        3.3.2 1g状态下差压传感器标定第83-85页
    3.4 离心试验装置在超重力离心状态下的性能测试及验证第85-92页
        3.4.1 马氏瓶在离心状态下的性能测试第85-88页
        3.4.2 底部出流收集及监测装置在离心状态下的性能测试第88-92页
    3.5 本章小结第92-93页
第4章 NG离心状态下粘土屏障模型应力及固结分析第93-117页
    4.1 前言第93页
    4.2 离心模型内部应力分析和等效离心半径的确定第93-102页
        4.2.1 考虑离心加速度沿深度变化的土压力分析第93-96页
        4.2.2 考虑离心加速度沿深度变化的渗透力分析第96-100页
        4.2.3 等效半径(等效离心加速度)确定第100-102页
    4.3 离心状态下模型固结分析第102-114页
        4.3.1 低固结模型分析第102-112页
        4.3.2 超固结模型分析第112-114页
        4.3.3 固结分析及对试验的指导意义第114页
    4.4 高渗透力下水力劈裂分析第114-116页
    4.5 本章小结第116-117页
第5章 黏土屏障中污染物迁移离心模拟相似性试验研究方案及方法第117-133页
    5.1 试验方案设计第117-118页
    5.2 试验方法介绍第118-125页
        5.2.1 屏障模型制备方法第118-121页
        5.2.2 Batch试验方法第121-122页
        5.2.3 扩散试验方法第122-123页
        5.2.4 1g土柱试验方法第123-124页
        5.2.5 Ng离心模型试验方法第124-125页
    5.3 迁移试验后土柱浓度分析方法第125-130页
        5.3.1 前言第125-127页
        5.3.2 氯离子浓度分析方法第127页
        5.3.3 重金属离子浓度分析方法第127-130页
    5.4 本章小结第130-133页
第6章 黏土屏障中机械弥散作用离心模拟相似性试验研究第133-151页
    6.1 试验工况介绍第133页
    6.2 氯离子纯扩散试验结果及分析第133-137页
        6.2.1 扩散试验参数及结果第133-134页
        6.2.2 扩散试验结果模拟边界确定第134-136页
        6.2.3 扩散试验结果分析与讨论第136-137页
    6.3 氯离子1G和NG离心土柱试验第137-145页
        6.3.1 土柱试验参数及结果第137-139页
        6.3.2 土柱试验结果模拟边界确定第139-144页
        6.3.3 试验结果分析与讨论第144-145页
    6.4 低渗透性粘土机械弥散作用相似性讨论第145-149页
    6.5 本章小结第149-151页
第7章 黏土屏障中吸附作用离心模拟相似性试验研究第151-171页
    7.1 试验工况介绍第151-152页
    7.2 BATCH试验结果与讨论第152-157页
        7.2.1 不同反应时间吸附试验第152-153页
        7.2.2 等温平衡吸附试验第153-157页
    7.3 土柱状态试验中吸附作用拟合分析第157-158页
    7.4 土柱扩散试验结果与讨论第158-160页
        7.4.1 扩散试验参数第158页
        7.4.2 扩散试验结果及分析第158-160页
    7.5 不同水头的1G和NG离心土柱试验第160-167页
        7.5.1 重金属离子迁移试验组模型参数第160-161页
        7.5.2 试验结果第161-162页
        7.5.3 试验结果分析第162-164页
        7.5.4 流速对Pb~(2+)吸附的影响讨论第164-167页
    7.6 低渗透性粘土吸附作用离心模拟相似性讨论第167-168页
    7.7 本章小结第168-171页
第8章 基于离心模型缩时试验的防污屏障击穿时间评估方法及应用第171-209页
    8.1 前言第171页
    8.2 屏障击穿时间定义第171-172页
    8.3 防污屏障性能影响因素及规律分析第172-184页
        8.3.1 考虑线性吸附的对流-弥散模型的影响因素及规律分析第173-175页
        8.3.2 考虑Freundlich模型的对流-弥散的影响因素及规律分析第175-178页
        8.3.3 考虑Langmuir模型的对流-弥散的影响因素及规律分析第178-181页
        8.3.4 最大吸附量相同的不同吸附模型对迁移行为的影响分析第181-183页
        8.3.5 总结与讨论第183-184页
    8.4 以一维迁移为主的水平和竖向屏障击穿时间评估方法第184-191页
        8.4.1 基于模型试验的击穿时间评估方法第184-187页
        8.4.3 黏土衬垫击穿时间的72h离心模型试验验证第187-191页
    8.5 实际场地防污屏障击穿时间分析第191-206页
        8.5.1 均质黏土屏障击穿时间分析第191-199页
        8.5.2 复合竖向屏障击穿时间分析第199-206页
    8.6 本章小结第206-209页
第9章 结论与展望第209-213页
    9.1 主要结论第209-211页
    9.2 进一步研究展望第211-213页
参考文献第213-229页
作者简历及发表论文情况第229页
    学习经历第229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第229页

论文共22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部早古生代海相盆地原型及其对油气地质条件的制约
下一篇:亚热带米槠人促林碳、氮、磷积累特征及土壤磷素有效性分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