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非可控条件下人脸识别中的若干问题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缩略词表第13-15页
主要符号表第15-1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7-34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7-19页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19-29页
        1.2.1 概述第19-20页
        1.2.2 人脸图像预处理第20-22页
        1.2.3 人脸特征提取第22-25页
        1.2.4 人脸特征向量的距离度量第25-27页
        1.2.5 判别分类第27-29页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第29-32页
        1.3.1 研究内容第29-30页
        1.3.2 创新点第30-32页
    1.4 本文的基本组织结构第32-34页
第二章 基于人脸图像预评估的自适应人脸验证第34-62页
    2.1 研究现状及问题形成第34-36页
    2.2 预备知识第36-39页
        2.2.1 主要概念与相关标记第36-37页
        2.2.2 关键点局部特征描述和图像对关键点差异向量描述第37-39页
    2.3 基于异常差异检测的人脸区域选择方法第39-42页
        2.3.1 异常差异检测和图像对可靠性评估第39-41页
        2.3.2 基于异常差异检测的人脸区域选择第41-42页
    2.4 基于SVR的人脸区域选择方法第42-46页
        2.4.1 基于图像对相似分的可靠性定义第42-43页
        2.4.2 模型构建与学习第43-44页
        2.4.3 基于概率模型的区域选择方法第44-46页
    2.5 基于SAE的人脸区域选择方法第46-52页
        2.5.1 深度模型选择第47-48页
        2.5.2 深度网络设计与训练第48-51页
        2.5.3 基于SAE评估模型的区域选择方法第51-52页
    2.6 实验第52-60页
        2.6.1 实验设置第53-54页
        2.6.2 评估全脸和局部人脸第54-55页
        2.6.3 分析与验证本工作提出的方法第55-59页
        2.6.4 分析所提方法对视觉干扰条件差异的鲁棒性第59-60页
    2.7 本章小结第60-62页
第三章 基于特征池化学习的高层人脸特征表达第62-87页
    3.1 研究现状及问题形成第62-65页
    3.2 基于特征池化学习的高层人脸特征提取方法第65-68页
        3.2.1 标记与定义第65-66页
        3.2.2 基于特征池化学习提取人脸高层特征的基本流程第66-68页
    3.3 特征池化学习第68-75页
        3.3.1 问题形式化第69-70页
        3.3.2 优化与求解第70-73页
        3.3.3 讨论与分析第73-75页
    3.4 实验第75-85页
        3.4.1 人脸身份识别实验第75-82页
            3.4.1.1 实验设置第75-76页
            3.4.1.2 与经典池化方法的比较第76-79页
            3.4.1.3 对池化区域的分析第79-80页
            3.4.1.4 与最近提出的池化学习算法比较第80-82页
        3.4.2 人脸验证实验第82-85页
            3.4.2.1 实验设置第82页
            3.4.2.2 在非可控条件下评估学习的人脸高层特征第82-84页
            3.4.2.3 学习的人脸高层特征与其它技术相联合第84-85页
    3.5 本章小结第85-87页
第四章 基于距离度量学习自适应评估人脸相似性第87-113页
    4.1 研究现状及问题形成第87-89页
    4.2 基于视觉条件差异自适应调整的距离度量学习第89-96页
        4.2.1 距离度量定义第89-90页
        4.2.2 形式化描述第90-91页
        4.2.3 算法设计与求解第91-93页
        4.2.4 算法讨论与分析第93-96页
    4.3 视觉条件差异评估第96-102页
        4.3.1 概述第96-97页
        4.3.2 基于形状模型的视觉条件差异评估第97-101页
        4.3.3 基于参照集方法的视觉条件差异评估第101-102页
    4.4 实验第102-111页
        4.4.1 人脸验证第102-110页
            4.4.1.1 实验设置第102-104页
            4.4.1.2 参数分析与模型分析第104-107页
            4.4.1.3 比较实验第107-110页
        4.4.2 人脸身份识别第110-111页
            4.4.2.1 实验设置第110页
            4.4.2.2 比较实验第110-111页
    4.5 本章小结第111-113页
第五章 基于优化训练和组织多分类器的人脸验证第113-136页
    5.1 研究现状及问题形成第113-115页
    5.2 所提方法概述第115-116页
    5.3 基于概率表达的视觉一致性度量第116-118页
    5.4 基于VCM优化训练多分类器第118-123页
        5.4.1 图像对的多距离向量表达第119-120页
        5.4.2 分组训练样本和训练分类器第120-123页
    5.5 基于VCM优化组织多分类器执行判别第123-128页
        5.5.1 根据VCM计算分类器决策分第123页
        5.5.2 优化组织多分类器第123-126页
        5.5.3 讨论与分析第126-128页
    5.6 实验第128-134页
        5.6.1 实验设置第128-129页
        5.6.2 评估图像对的多距离向量表达第129-130页
        5.6.3 分析基于VCM训练分类器的贡献第130-132页
        5.6.4 评估优化组织多分类器的方案第132-133页
        5.6.5 与当前方法的比较第133-134页
    5.7 本章小结第134-136页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第136-140页
    6.1 本学位论文的主要工作第136-137页
    6.2 主要特色和创新点第137-138页
    6.3 工作展望第138-140页
致谢第140-141页
参考文献第141-155页
攻博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55-156页

论文共1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云计算平台上任务调度算法的研究
下一篇:卫星导航信号扩频码构造、优选和增强接收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