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病理学论文--病理生理学论文

几种重要疾病蛋白和抑制剂相互作用机理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 (蛋白质结构和功能以及疾病药物设计研究背景概述)第12-28页
    1.1 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第12-18页
    1.2 蛋白质和小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第18-20页
    1.3 计算机分子动力学和药物分子设计概述第20-21页
    1.4 大环内酯抗生素的研究进展和意义第21-24页
    1.5 端锚聚合酶和抑制剂的概述第24-28页
第二章 理论和方法(分子动力学理论和方法介绍)第28-36页
    2.1 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基本理论第28-30页
        2.1.1 分子力场第28-29页
        2.1.2 分子力学第29-30页
    2.2 分子动力学第30-34页
    2.3 AMBER软件第34-36页
第三章 大环内酯传感器蛋白和抗生素结合的分子动力学研究第36-60页
    3.1 前言第36-38页
    3.2 材料和计算方法第38-41页
    3.3 结果和讨论第41-56页
        3.3.1 轨迹的稳定性分析第41-43页
        3.3.2 蛋白的原子旋转半径分析第43-44页
        3.3.3 蛋白质柔性分析第44-45页
        3.3.4 HelixI的蛋白二级结构迁移第45-49页
        3.3.5 活性位点的空间距离分析第49-51页
        3.3.6 结合自由能计算第51-52页
        3.3.7 结合自由能分解第52-55页
        3.3.8 H-bond和结合模式分析第55-56页
    3.4 结论第56-60页
第四章 端锚聚合酶和小分子抑制剂的结合的分子动力学研究第60-80页
    4.1 引言第60-62页
    4.2 材料和计算方法第62-65页
    4.3 结果和讨论第65-76页
        4.3.1 结合自由能计算第65-69页
        4.3.2 氢键分析第69-70页
        4.3.3 自由能分解和结合模式的分析第70-75页
        4.3.4 活性位点的构象动力学第75-76页
    4.4 结果第76-80页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第80-84页
    5.1 前言第80页
    5.2 抗生素耐药性研究总结和展望第80-82页
    5.3 端锚聚合酶和抑制剂相互作用的研究总结和展望第82-84页
参考文献第84-100页
致谢第100-102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第102页

论文共1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金黄色葡萄球菌gdpS调控毒性因子spa的机制研究
下一篇:中药药效物质乳香酸及鞣花酸“化瘀解毒”治疗血瘀证的作用及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