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3 国内外研究的总体评述 | 第13-14页 |
1.3 论文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 | 第14-16页 |
1.3.1 论文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3.2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16-17页 |
1.4.1 首次归纳出政务服务中心窗口服务内涵六因子 | 第16页 |
1.4.2 引入“职业化”理念强调政务窗口“职业化”建设 | 第16-17页 |
第2章 政务服务中心窗口服务提升研究相关概念和理论 | 第17-21页 |
2.1 政务服务中心窗口服务相关概念 | 第17页 |
2.1.1 政务服务中心 | 第17页 |
2.1.2 政务服务中心窗口服务 | 第17页 |
2.2 政务服务中心窗口服务提升相关理论 | 第17-21页 |
2.2.1 服务型政府理论 | 第17-19页 |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19-21页 |
第3章 山东省新泰市政务服务中心窗口服务现状分析 | 第21-37页 |
3.1 山东省新泰市政务服务中心基本情况 | 第21-23页 |
3.1.1 山东省新泰市政务服务中心简介 | 第21页 |
3.1.2 山东省新泰市政务服务中心行政体制架构 | 第21-22页 |
3.1.3 山东省新泰市政务服务中心窗口服务取得成就 | 第22-23页 |
3.2 山东省新泰市政务服务中心窗口服务存在的问题 | 第23-32页 |
3.2.1 五级制下窗口服务态度仅为三级 | 第23-25页 |
3.2.2 窗口办事效率不高 | 第25-26页 |
3.2.3 窗口政务公开力度欠缺 | 第26-28页 |
3.2.4 窗口间沟通协调碎片化 | 第28-29页 |
3.2.5 公民参与双向受挫 | 第29-30页 |
3.2.6 政务窗口配套设施建设不足 | 第30-32页 |
3.3 山东省新泰市政务服务中心窗口服务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2-37页 |
3.3.1 窗口服务“职业化”建设缺失 | 第32-33页 |
3.3.2 窗口规章制度执行力不强 | 第33-34页 |
3.3.3 “前台”与“后台”配合不协调 | 第34-35页 |
3.3.4 窗口工作环境复杂多变 | 第35页 |
3.3.5 轻考核致监督渠道狭窄 | 第35-37页 |
第4章 山东省新泰市政务服务中心窗口服务提升建议 | 第37-47页 |
4.1 推行政务窗口“职业化”建设 | 第37-40页 |
4.1.1 完善政务窗口“职业开发” | 第37-38页 |
4.1.2 完善政务窗口“组织开发” | 第38-39页 |
4.1.3 完善政务窗口“环境开发” | 第39-40页 |
4.2 健全政务窗口管理机制 | 第40-43页 |
4.2.1 设立中心统管机构 | 第40-41页 |
4.2.2 加强跨部门协调联动 | 第41-42页 |
4.2.3 健全培训和流动制度 | 第42-43页 |
4.3 提升政务窗口硬件建设 | 第43-44页 |
4.3.1 规范政务服务窗口 | 第43页 |
4.3.2 建立特别服务通道 | 第43页 |
4.3.3 完善便民服务设施 | 第43-44页 |
4.4 完善政务窗口配套措施 | 第44-47页 |
4.4.1 规范群众参与方式 | 第44-45页 |
4.4.2 调整政务窗口工作作息 | 第45-46页 |
4.4.3 电子政务建设与时俱进 | 第46-47页 |
第5章 结论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附录A 山东省新泰市政务服务中心窗口服务问卷调查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5页 |
作者简介 | 第55-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获奖情况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