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登记对抗主义的研究--以不动产为中心
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第一章 日本登记对抗主义的概念 | 第13-25页 |
第一节 不动产登记的两种“主义” | 第13-19页 |
一、登记生效主义 | 第13-15页 |
二、登记对抗主义 | 第15-19页 |
第二节 登记对抗主义与登记生效主义的对比解析 | 第19-21页 |
一、价值理念的不同 | 第19页 |
二、效力生效时间的不同 | 第19-20页 |
三、登记效力的不同 | 第20-21页 |
第三节 日本登记对抗主义的历史沿革 | 第21-25页 |
一、法国法的影响 | 第21-22页 |
二、登记对抗主义在日本确立的过程 | 第22-25页 |
第二章 日本登记对抗主义的结构与功能 | 第25-41页 |
第一节 日本登记对抗主义的结构 | 第25-28页 |
一、物权行为理论说及其批判 | 第25-27页 |
二、登记制度的机能不全 | 第27-28页 |
第二节 登记对抗主义的功能 | 第28-40页 |
一、对抗的法理 | 第29-31页 |
二、第三人的范围 | 第31-34页 |
三、登记的事实推定力 | 第34-35页 |
四、登记的非公信力 | 第35-40页 |
第三节 日本有关改革登记对抗主义的提案 | 第40-41页 |
第三章 日本登记对抗主义对我国的启示 | 第41-47页 |
第一节 我国的登记效力模式 | 第41-44页 |
一、登记生效与登记对抗的二元模式 | 第41-42页 |
二、二元模式面临的挑战 | 第42-44页 |
第二节 日本登记对抗主义对我国的两点启示 | 第44-47页 |
一、公证人制度的引进 | 第44-45页 |
二、不动产登记效力的统一 | 第45-47页 |
结语 | 第47-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