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理论论文

扶老人案件的法律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引言第9-11页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第9-10页
    1.2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10-11页
        1.2.1 研究方法第10页
        1.2.2 创新点第10-11页
2 多起扶老人案件的回顾第11-14页
    2.1 许云鹤案回顾第11-12页
        2.1.1 案件过程第11页
        2.1.2 关注焦点第11-12页
    2.2 彭宇案回顾第12-14页
        2.2.1 案件过程第12页
        2.2.2 关注焦点第12-14页
3“扶老人被讹”现象及成因的多视角分析第14-21页
    3.1“扶老人被讹”现象的法学分析第14-17页
        3.1.1“扶老人被讹”现象的法理学分析第14-15页
        3.1.2“扶老人被讹”现象的部门法分析第15-17页
    3.2“扶老人被讹”现象的法伦理学分析第17-19页
        3.2.1 从道德角度分析“扶老人被讹”现象的成因第17-18页
        3.2.2 法治角度分析“扶老人被讹”现象的成因第18-19页
    3.3“扶老人”现象的法社会学分析第19-21页
        3.3.1 从法律层面分析“扶老人被讹”现象的成因第19页
        3.3.2 从社会生活层面分析“扶老人被讹”现象的成因第19-21页
4 国外有关相似案件的法律规定经验借鉴第21-26页
    4.1 国外应对相似案件的法律规定第21-24页
        4.1.1 英美法系国家第22-23页
        4.1.2 大陆法系国家第23-24页
    4.2 国外有关问题的经验借鉴第24-26页
        4.2.1 积极的好撒马利亚人还是消极的好撒马利亚人第24页
        4.2.2 是否承认普通人的一般救助义务第24-25页
        4.2.3 好撒马利亚人的责任豁免权第25-26页
5 应对“扶老人”案件的对策第26-32页
    5.1 法治层面的对策第26-28页
        5.1.1 建立健全相关层面的立法第26-27页
        5.1.2 提高社会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第27页
        5.1.3 提高法官的素质第27-28页
    5.2 伦理层面的对策第28-30页
        5.2.1 开展道德教育活动第28-30页
        5.2.2 证据缺失下诚信原则的维护第30页
    5.3 社会层面的对策第30-32页
        5.3.1 发挥媒体的监督作用第30-31页
        5.3.2 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障制度第31-32页
结论第32-33页
参考文献第33-35页
后记第35-3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36页

论文共3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沈家本刑罚人道主义思想研究
下一篇:日本登记对抗主义的研究--以不动产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