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提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部分 刑事被害人的界定及其诉讼地位 | 第10-14页 |
一、刑事被害人的界定 | 第10-11页 |
(一)刑事被害人的范围 | 第10页 |
(二)刑事被害人的特征 | 第10-11页 |
二、刑事被害人的诉讼地位 | 第11-14页 |
(一)刑事被害人诉讼地位的演变 | 第11-12页 |
(二)现代西方刑事诉讼中被害人的地位 | 第12页 |
(三)我国刑事被害人诉讼地位的沿革 | 第12-14页 |
第二部分 刑事被害人权利保障的规定与不足 | 第14-22页 |
一、我国关于刑事被害人权利的规定 | 第14-15页 |
(一)被害人权利在刑事诉讼法中的完善 | 第14-15页 |
(二)刑事诉讼法对被害人权利内容的规定 | 第15页 |
二、刑事被害人权利保障存在的不足 | 第15-22页 |
(一)被害人在知悉相关司法信息方面的权利不足 | 第16页 |
(二)被害人在获得法律帮助方面的权利存在不足 | 第16-17页 |
(三)被害人在附带民事诉讼中获得的权利保护不够 | 第17-18页 |
(四)被害人在提起自诉方面的权利存在不足 | 第18页 |
(五)被害人在财产保全制度方面的权利难以充分实现 | 第18-19页 |
(六)被害人在上诉方面的权利仍然缺失 | 第19页 |
(七)被害人通过刑事和解程序实现权利受到限制 | 第19-20页 |
(八)被害人通过违法所得没收程序获得保障受到限制 | 第20页 |
(九)被害人的损害赔偿难以兑现和到位 | 第20-21页 |
(十)被害人在刑事执行程序中的权利保护存在不足 | 第21-22页 |
第三部分 影响刑事被害人权利保障的几方面因素 | 第22-26页 |
一、诉讼观念及法律理念的影响 | 第22-23页 |
(一)传统的畏讼、息讼、无讼观念下,难以产生发达的权利保障观念 | 第22页 |
(二)“重刑轻民”的法律理念下,被害人的权利难以得到有力保护 | 第22-23页 |
二、司法资源及司法体制的影响 | 第23-24页 |
(一)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导致司法资源短缺,影响被害人权利保护能力的提高 | 第23-24页 |
(二)现行司法体制仍存在一定程度计划色彩,导致被害人权利保护受到诸多限制 | 第24页 |
三、被害人缺乏法律援助、社会援助的影响 | 第24-26页 |
(一)对被害人法律援助的缺乏,导致对被害人权利保护的不公平 | 第24-25页 |
(二)对被害人社会援助的缺乏,导致被害人遭受损失的扩大 | 第25-26页 |
第四部分 完善刑事被害人权利保障的思考和建议 | 第26-40页 |
一、加强被害人权利保障的意义 | 第26-27页 |
(一)彰显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 | 第26页 |
(二)有利于全社会与犯罪作斗争 | 第26页 |
(三)有利于实现被害人的利益诉求 | 第26-27页 |
(四)有利于推动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 | 第27页 |
(五)有利于保证刑事诉讼的公正 | 第27页 |
二、国外保护被害人权利的一些做法 | 第27-29页 |
(一)英美法系国家的做法 | 第27-28页 |
(二)大陆法系国家的做法 | 第28-29页 |
三、刑事被害人权利保护的国际标准 | 第29-30页 |
(一)被害人有获得公正和公平的待遇权 | 第29页 |
(二)被害人有获得赔偿的权利 | 第29页 |
(三)被害人有获得补偿的权利 | 第29-30页 |
(四)被害人有获得援助的权利 | 第30页 |
四、完善我国刑事被害人权利保障的思考 | 第30-40页 |
(一)加强被害人理论研究 | 第30页 |
(二)树立正确的诉讼观念及法律理念 | 第30-31页 |
(三)完善刑事诉讼机制和制度 | 第31-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