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1 绪论 | 第6-1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6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6-7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7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7-8页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1.5.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5.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2 商业银行非标投资业务风险管理理论概述 | 第11-15页 |
2.1 风险管理理论 | 第11-12页 |
2.1.1 风险管理的概念 | 第11页 |
2.1.2 风险管理的目标 | 第11-12页 |
2.2 非标投资业务的概念 | 第12页 |
2.3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内容 | 第12-13页 |
2.3.1 信用风险 | 第12页 |
2.3.2 操作风险 | 第12-13页 |
2.3.3 管理风险 | 第13页 |
2.4 风险管理的方法 | 第13-15页 |
2.4.1 德尔菲法 | 第13-14页 |
2.4.2 专家预测法 | 第14页 |
2.4.3 风险树法 | 第14-15页 |
3 DL银行非标投资业务发展情况 | 第15-20页 |
3.1 DL银行简介 | 第15页 |
3.2 DL银行非标投资业务开展情况 | 第15-17页 |
3.3 DL银行非标投资业务开展过程中所暴露的风险问题 | 第17-20页 |
4 DL银行非标投资业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20-26页 |
4.1 权责划分不够明确,问责机制尚未形成 | 第20页 |
4.2 员工综合素质不高,风险理解不够充分 | 第20-22页 |
4.3 信息管理水平较低,信息存在不对称性 | 第22-23页 |
4.4 业务投资方向集中,风险共担模式缺失 | 第23-24页 |
4.5 风险管理体制较差,业务发展持续性不强 | 第24-26页 |
4.5.1 风险管理意识不强 | 第24页 |
4.5.2 审计工作开展不当 | 第24页 |
4.5.3 信用评级管理不足 | 第24-26页 |
5 DL银行非标投资业务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 第26-33页 |
5.1 合理划分工作权责,明确部门职能分工 | 第26-27页 |
5.2 完善员工培养机制,提高员工综合素质 | 第27-28页 |
5.2.1 加强业务培训工作,提高风险识别能力 | 第27页 |
5.2.2 加强职业道德培训,夯实守法合规底线 | 第27-28页 |
5.2.3 建立校企协作模式,实现人才有效供给 | 第28页 |
5.3 加强信息管理水平,确保信息真实有效 | 第28-29页 |
5.3.1 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完善信息披露体系 | 第28-29页 |
5.3.2 充分利用信息分析,实现风险有效预警 | 第29页 |
5.3.3 强化信息核实工作,筑牢风险管理防线 | 第29页 |
5.4 科学配置业务资源,优化业务投资方向 | 第29-31页 |
5.4.1 降低行业集中度,实行分散投资 | 第29-30页 |
5.4.2 深入了解投资对象,建立良好银企关系 | 第30-31页 |
5.5 完善风险管理手段,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 第31-33页 |
5.5.1 加强投资分析工作,强化风险管理意识 | 第31页 |
5.5.2 注重业务法律审查,加强会计专项审计 | 第31页 |
5.5.3 加强企业信用评价,优化信用评级管理 | 第31-33页 |
结论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致谢 | 第36-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