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2.1 套牢理论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2 建设工程领域套牢研究现状 | 第15页 |
1.2.3 资产专用性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2.4 研究现状评述 | 第16-17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18-19页 |
第2章 建设项目关系特点及过程专用性分析 | 第19-26页 |
2.1 建设项目采购模式 | 第19-20页 |
2.2 业主与承包商关系分析 | 第20-22页 |
2.2.1 承包合同关系分析 | 第20-21页 |
2.2.2 委托代理关系分析 | 第21-22页 |
2.3 资产专用性与过程专用性简述 | 第22-24页 |
2.4 过程专用性产生的决定因素及表现形式 | 第24-25页 |
2.4.1 过程专用性产生的决定因素 | 第24-25页 |
2.4.2 过程专用性表现形式 | 第2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基于过程专用性的业主与承包商套牢问题的理论分析 | 第26-35页 |
3.1 套牢问题简介 | 第26-27页 |
3.2 建设项目套牢问题机会及要素分析 | 第27-30页 |
3.2.1 基于过程专用性的建设项目套牢机会——工程变更 | 第27-28页 |
3.2.2 建设项目套牢四要素分析 | 第28-30页 |
3.3 建设项目套牢实例分析 | 第30-33页 |
3.3.1 承包商隐藏信息套牢案例 | 第31-32页 |
3.3.2 承包商未隐藏信息套牢案例 | 第32-33页 |
3.3.3 案例小结 | 第33页 |
3.4 建设项目套牢问题负面影响 | 第33-35页 |
第4章 基于过程专用性的建设项目业主与承包商套牢问题模型分析 | 第35-44页 |
4.1 业主与承包商套牢模型分析 | 第35-37页 |
4.1.1 模型假设 | 第35-36页 |
4.1.2 变量设定 | 第36页 |
4.1.3 模型分析 | 第36-37页 |
4.2 业主与承包商套牢问题的博弈分析 | 第37-43页 |
4.2.1 双方博弈扩展形 | 第37-38页 |
4.2.2 博弈分析 | 第38-43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5章 基于过程专用性的业主套牢问题治理 | 第44-54页 |
5.1 建设项目套牢问题外部环境治理建议 | 第44-45页 |
5.1.1 完善建筑行业法律法规及行业协会建设 | 第44-45页 |
5.1.2 提升行业道德水平,加速行业内败德信息披露 | 第45页 |
5.2 建设项目套牢与经典治理模式匹配度分析 | 第45-47页 |
5.2.1 纵向一体化 | 第46页 |
5.2.2 长期合同 | 第46-47页 |
5.2.3 声誉机制 | 第47页 |
5.3 建设项目特点对应的套牢治理建议 | 第47-54页 |
5.3.1 在建设项目中引入担保机制 | 第47-51页 |
5.3.2 推行伙伴管理模式,减少信息不对称 | 第51-52页 |
5.3.3 加强投标人资信审核及市场调查,减少工程变更 | 第52页 |
5.3.4 加强“准租占用难”信号的传递,建立严格的惩罚机制 | 第52-53页 |
5.3.5 推行建设项目EPC模式(交钥匙合同) | 第53-54页 |
结论及建议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