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18页 |
1.1 引言 | 第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1 RFID技术研究历史 | 第14-15页 |
1.2.2 RFID安全认证协议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 本论文主要工作及组织结构安排 | 第16-18页 |
第二章 RFID协议及安全与隐私问题概述 | 第18-28页 |
2.1 RFID系统概述 | 第18-21页 |
2.1.1 RFID标签 | 第18-20页 |
2.1.2 RFID读写器 | 第20页 |
2.1.3 后端应用系统 | 第20-21页 |
2.2 RFID协议安全与隐私概述 | 第21-24页 |
2.2.1 安全攻击 | 第21-22页 |
2.2.2 隐私问题 | 第22-23页 |
2.2.3 安全与隐私需求 | 第23-24页 |
2.3 RFID协议隐私安全模型 | 第24-25页 |
2.4 BAN逻辑证明 | 第25-27页 |
2.5 总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常见RFID认证协议介绍及缺陷分析 | 第28-44页 |
3.1 基于简单位运算操作的安全认证协议 | 第28-32页 |
3.1.1 UMA协议 | 第28-30页 |
3.1.2 LMAP协议 | 第30-32页 |
3.2 基于Hash函数的安全认证协议 | 第32-36页 |
3.2.1 Hash-Lock协议和随机Hash-Lock协议 | 第32-35页 |
3.2.2 Hash链协议 | 第35-36页 |
3.3 基于轻量级加密算法的安全认证协议 | 第36-39页 |
3.3.1 LCCP协议 | 第36-37页 |
3.3.2 SPA协议 | 第37-39页 |
3.4 基于复合方法的安全认证协议 | 第39-43页 |
3.4.1 EMA协议 | 第39-41页 |
3.4.2 PII协议 | 第41-43页 |
3.6 总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一种基于Hash函数的RFID认证协议 | 第44-54页 |
4.1 相关基础知识 | 第44-46页 |
4.1.1 密码学中的Hash函数 | 第44-45页 |
4.1.2 伪随机数生成器 | 第45-46页 |
4.2 PPH协议 | 第46-48页 |
4.3 PPH协议安全性分析、对比和证明 | 第48-51页 |
4.3.1 PPH协议安全性分析和对比 | 第48-50页 |
4.3.2 PPH协议安全性的BAN逻辑证明 | 第50-51页 |
4.4 PPH协议性能分析与对比 | 第51-53页 |
4.5 总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一种基于椭圆曲线的RFID认证协议 | 第54-66页 |
5.1 相关基础知识 | 第54-59页 |
5.1.1 椭圆曲线 | 第54-58页 |
5.1.2 Schnorr数字签名 | 第58-59页 |
5.2 ESS协议 | 第59-60页 |
5.3 ESS协议安全性分析、对比和证明 | 第60-63页 |
5.3.1 ESS协议安全性分析和对比 | 第60-62页 |
5.3.2 ESS协议安全性的BAN逻辑证明 | 第62-63页 |
5.4 ESS协议性能分析与对比 | 第63-65页 |
5.5 总结 | 第65-66页 |
第六章 RFID安全协议软件仿真 | 第66-73页 |
6.1 软件仿真系统 | 第66-68页 |
6.2 软件仿真实现 | 第68-72页 |
6.2.1 合法标签与合法阅读器认证 | 第68-69页 |
6.2.2 密钥不同步时合法标签与合法阅读器认证 | 第69-71页 |
6.2.3 非法标签与合法阅读器认证 | 第71-72页 |
6.3 总结 | 第72-73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3-75页 |
7.1 总结 | 第73页 |
7.2 展望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