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1章 我国物流发展的历史沿革及其法律规制现状 | 第9-14页 |
| 1.1 物流概念的起源及演变 | 第9-11页 |
| 1.2 物流的构成要素 | 第11页 |
| 1.3 我国当前物流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1-14页 |
| 1.3.1 当前我国物流发展的基本情况 | 第11页 |
| 1.3.2 我国物流行业发展的趋势及存在的问题 | 第11-12页 |
| 1.3.3 我国现行物流法律制度存在的缺陷 | 第12-14页 |
| 第2章 物流合同的应然性分析和实然性分析 | 第14-25页 |
| 2.1 物流合同的法律特征 | 第14-17页 |
| 2.1.1 物流合同是综合型的无名合同 | 第14-15页 |
| 2.1.2 物流合同是一种主从合同 | 第15-16页 |
| 2.1.3 物流合同是一种诺成合同 | 第16页 |
| 2.1.4 物流合同是一种要式合同 | 第16页 |
| 2.1.5 物流合同是一种双务、有偿合同 | 第16-17页 |
| 2.2 物流合同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 第17-23页 |
| 2.2.1 物流合同的主体 | 第17-20页 |
| 2.2.2 物流合同的客体 | 第20-21页 |
| 2.2.3 物流合同的内容 | 第21-23页 |
| 2.3 物流合同法律风险 | 第23-25页 |
| 2.3.1 双方对物流服务的行为性质或运作方式存在偏差 | 第23页 |
| 2.3.2 物流合同的法律适用存在风险 | 第23-24页 |
| 2.3.3 物流合同的侵权风险 | 第24-25页 |
| 第3章 美国、日本等国家物流法律制度比较研究及经验借鉴 | 第25-29页 |
| 3.1 美国物流法律制度研究 | 第25-26页 |
| 3.2 日本物流法律制度研究 | 第26-27页 |
| 3.3 国外立法的经验借鉴 | 第27-29页 |
| 第4章 完善我国物流合同法律制度的建议 | 第29-34页 |
| 4.1 统一物流行业概念和物流服务运作模式 | 第29-30页 |
| 4.2 规制物流法律关系主体,明确物流经营人的法律地位和责任 | 第30-31页 |
| 4.3 完善物流合同法律体系,加强合同当事人的风险管理意识 | 第31-34页 |
| 4.3.1 物流合同应当被规定为单独的一种有名合同 | 第31-32页 |
| 4.3.2 物流服务合同中数据成果的归属及保护 | 第32页 |
| 4.3.3 完善物流合同的协商调解机制 | 第32-34页 |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 后记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