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信贷论文

长沙市小微企业信贷可获得性实证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3-23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3-14页
        1.1.1 研究背景第13-14页
        1.1.2 研究意义第14页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第14-20页
        1.2.1 小微企业信贷可获得性的内涵研究第14-16页
        1.2.2 信贷可获得性的衡量研究第16页
        1.2.3 影响小微企业信贷可获得性的因素研究第16-19页
        1.2.4 文献评述第19-20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20-22页
        1.3.1 研究内容第20-21页
        1.3.2 研究方法第21-22页
    1.4 研究主要创新点与不足第22-23页
第2章 小微企业信贷可获得性的相关理论分析第23-31页
    2.1 小微企业信贷的理论基础第23-26页
        2.1.1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23页
        2.1.2 关系型借贷理论第23-24页
        2.1.3 企业金融成长周期理论第24-25页
        2.1.4 金融排斥理论第25-26页
    2.2 影响小微企业信贷可获得性的机理分析第26-31页
        2.2.1 企业主影响小微企业信贷可获得性的机理分析第26-27页
        2.2.2 经营情况影响小微企业信贷可获得性的机理分析第27-28页
        2.2.3 银企关系影响小微企业信贷可获得性的机理分析第28-31页
第3章 长沙市小微企业信贷融资现状第31-43页
    3.1 小微企业的基本信息第31-35页
        3.1.1 小微企业的特征第31-33页
        3.1.2 小微企业主的个人特征第33-34页
        3.1.3 小微企业经营状况第34-35页
    3.2 小微企业资金借贷的现状第35-41页
        3.2.1 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情况第35-37页
        3.2.2 小微企业的正规借贷情况第37-41页
    3.3 小微企业融资约束的问题分析第41-43页
        3.3.1 融资结构单一第41页
        3.3.2 融资成本较高第41页
        3.3.3 贷款程序复杂第41-42页
        3.3.4 非正规融资渠道存在潜在风险第42页
        3.3.5 小微企业融资难度不一第42-43页
第4章 小微企业信贷可获得性的实证研究设计第43-57页
    4.1 小微企业信贷变量选取及模型设计第43-48页
        4.1.1 变量选取第43-47页
        4.1.2 模型设计第47-48页
    4.2 变量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第48-51页
        4.2.1 变量描述性统计第48-50页
        4.2.2 相关性分析第50-51页
    4.3 小微企业信贷可获得性的回归结果及分析第51-57页
        4.3.1 影响小微企业信贷申请意愿的因素检验第51-54页
        4.3.2 影响小微企业信贷申请可得的因素检验第54-57页
第5章 提升小微企业信贷可获得性的对策建议第57-61页
    5.1 政府层面第57-58页
        5.1.1 加大财政政策扶持第57页
        5.1.2 构建小微企业的多层次融资体系第57-58页
        5.1.3 建立和完善小微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第58页
    5.2 金融机构层面第58-59页
        5.2.1 创新信贷技术第58-59页
        5.2.2 提高对小微企业不良贷款率的容忍度第59页
        5.2.3 建立适应关系型贷款融资技术的人才队伍第59页
    5.3 企业层面第59-61页
        5.3.1 规范企业财务制度第59-60页
        5.3.2 建立长期合作的银企关系第60页
        5.3.3 提升人才队伍素质第60-61页
结论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6页
致谢第66-67页
附录 关于小微企业信贷可获得性的调查问卷第67-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国债期货价格发现能力研究
下一篇:我国上市公司股票回购择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