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13-23页 |
第一节 阿尔茨海默病研究现状 | 第13-19页 |
一、阿尔茨海默病特征性病理改变 | 第13页 |
二、阿尔茨海默病发病假说 | 第13-16页 |
三、阿尔茨海默病与PPAR-γ | 第16页 |
四、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 | 第16-19页 |
第二节 补肾益智方药理研究 | 第19-21页 |
一、本科室关于补肾益智方的前期研究 | 第19-20页 |
二、补肾益智方单味中药与AD相关的现代药理学研究 | 第20-21页 |
三、补肾益智方有效提取部位的药理学研究 | 第21页 |
第三节 快速老化鼠(SAMP)研究进展 | 第21-23页 |
一、SAMP8小鼠的特征 | 第21-22页 |
二、SAMP8发病机制 | 第22页 |
三、SAMP8与阿尔茨海默病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实验研究 | 第23-56页 |
第一节 补肾益智方对SAMP8模型的保护作用 | 第23-31页 |
一、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23-24页 |
二、实验方法 | 第24-25页 |
三、实验结果 | 第25-30页 |
四、结论 | 第30-31页 |
第二节 补肾益智方三号提取部位(BSYZ-E)对SAMP8模型的保护作用 | 第31-48页 |
一、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31-32页 |
二、实验方法 | 第32-36页 |
三、实验结果 | 第36-47页 |
四、结论 | 第47-48页 |
第三节 讨论 | 第48-56页 |
一、动物模型与治疗药物的选择 | 第48-50页 |
二、药物开始干预时间的选择 | 第50-51页 |
三、行为学的选择 | 第51页 |
四、检测指标的选择 | 第51-53页 |
五、实验结果的讨论 | 第53-56页 |
结语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7页 |
附录 | 第67-70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