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1-12页 |
前言 | 第12-14页 |
一般资料与方法 | 第14-20页 |
1 一般资料 | 第14-16页 |
2 试验方法 | 第16-18页 |
3 观察指标 | 第18-19页 |
4 统计学分析 | 第19-20页 |
结果 | 第20-29页 |
1 人口学特征及发病情况比较 | 第20-22页 |
2 发病诱因比较 | 第22-23页 |
3 临床Tandon分型比较 | 第23页 |
4 手术前后VAS评分比较 | 第23-24页 |
5 手术前后Frankle评分比较 | 第24页 |
6 手术前后JOA评分比较 | 第24页 |
7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 第24-25页 |
8 术后、治疗1周后、2 周后VAS评分比较 | 第25-26页 |
9 术后、治疗1周后、2 周后Frankle评分比较 | 第26-27页 |
10 术后、治疗1周后、2 周后JOA评分比较 | 第27-29页 |
讨论 | 第29-35页 |
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基础与现状 | 第29页 |
2 马尾神经损伤的基础与现状 | 第29-31页 |
3 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马尾神经损伤的中医学理论支撑 | 第31-32页 |
4 现代治疗方法取舍 | 第32-33页 |
4.1 外科治疗方法取舍 | 第32页 |
4.2 保守治疗方法取舍 | 第32-33页 |
5 电针治疗优势探讨 | 第33-35页 |
结论 | 第35-36页 |
问题与展望 | 第36-37页 |
致谢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附录1 典型病例 | 第41-43页 |
附录2 JOA评分表 | 第43-45页 |
附录3 文献综述 | 第45-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附录4 在校期间论文著作和科研情况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