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9-10页 |
| ABSTRACT | 第10-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24页 |
| 1.1 引言 | 第12-16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 1.1.3 封闭行星齿轮箱概述 | 第14-16页 |
| 1.2 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 第16-20页 |
| 1.3 行星齿轮动态性能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 第20-22页 |
| 1.3.1 固有特性研究现状与趋势 | 第20-21页 |
| 1.3.2 动态响应研究现状与趋势 | 第21-22页 |
| 1.3.3 行星传动的实验研究现状与趋势 | 第22页 |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 第2章 封闭行星齿轮传动结构与运动分析 | 第24-30页 |
| 2.1 引言 | 第24页 |
| 2.2 载荷分流式封闭行星齿轮传动系统 | 第24-25页 |
| 2.3 传动系统各构件间的运动学分析 | 第25-28页 |
| 2.3.1 第一级行星轮系各构件间的转速关系 | 第25-26页 |
| 2.3.2 第二级行星轮系各构件间的转速关系 | 第26-27页 |
| 2.3.3 传动系统的传动比分析 | 第27-28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 第3章 封闭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的效率及模态分析 | 第30-46页 |
| 3.1 引言 | 第30页 |
| 3.2 载荷分流式封闭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的效率分析 | 第30-35页 |
| 3.2.1 传动系统效率分析 | 第31-33页 |
| 3.2.2 传动系统的效率计算模型 | 第33-35页 |
| 3.3 载荷分流式封闭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循环功率的分析 | 第35-40页 |
| 3.3.1 封闭行星传动机构的运动学关系 | 第35-37页 |
| 3.3.2 封闭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的功率流向特性 | 第37-39页 |
| 3.3.3 实验台传动系统循环功率分析 | 第39-40页 |
| 3.4 载荷分流式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啮合频率的分析 | 第40页 |
| 3.5 基于ANSYS的封闭行星齿轮箱模态分析 | 第40-44页 |
| 3.5.1 论分析 | 第40-41页 |
| 3.5.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41-42页 |
| 3.5.3 模态分析 | 第42-44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 第4章 载荷分流式封闭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的实验研究 | 第46-60页 |
| 4.1 引言 | 第46页 |
| 4.2 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实验平台的构建 | 第46-48页 |
| 4.2.1 模拟实验台的设计 | 第46-47页 |
| 4.2.2 实验平台可实现的主要性能指标 | 第47-48页 |
| 4.3 载荷分流式封闭行星齿轮传动系统效率实验 | 第48-51页 |
| 4.3.1 实验方案 | 第48-49页 |
| 4.3.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9-51页 |
| 4.4 载荷分流式行星齿轮传动系统模态实验 | 第51-57页 |
| 4.4.1 模态实验原理 | 第51-53页 |
| 4.4.2 实验方案 | 第53-54页 |
| 4.4.3 实验数据分析 | 第54-57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57-60页 |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0-64页 |
| 5.1 主要结论 | 第60-61页 |
| 5.2 创新点 | 第61-62页 |
| 5.3 研究展望 | 第62-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9页 |